天主教徒演佛陀傳,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一九九七年,菲律賓佛光山成立《佛陀傳》音樂劇,邀請當地熱愛音樂的青年男女,組成佛教音樂劇團,成員清一色都是天主教徒。圖/溏湘
天主教徒演佛陀傳,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一九九七年,菲律賓佛光山成立《佛陀傳》音樂劇,邀請當地熱愛音樂的青年男女,組成佛教音樂劇團,成員清一色都是天主教徒。圖/溏湘
文/妙熙
天主教徒演佛陀傳,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一九九七年,菲律賓佛光山成立《佛陀傳》音樂劇,邀請當地熱愛音樂的青年男女,組成佛教音樂劇團,成員清一色都是天主教徒。
佛傳劇本耗時一年完成,為招募演員,菲律賓佛光山監寺覺林法師到許多學校招生,經幾個月,來了八十餘位有心人,年齡從小學到大學都有。
寺院出資聘請專業老師,如導演、舞蹈、表情、化妝、服裝師等,用專業激發青年的表演潛能,透過劇本傳遞人生價值觀。
學生利用課後,到寺院用晚餐,打坐半小時,才開始練習,往往排練到深夜,仍意猶未盡遲遲不肯離去。
天主教徒
主動要求灑淨
經八個月彩排,終於踏上巡演之路—從菲律賓本島到台灣,再回到菲律賓外島。
巡演到怡朗島的佛光緣時,劇組即將面臨解散,覺林法師默默地向佛陀訴說:「希望劇團能持續下去!」但無論如何,先把眼前最後一場表演圓滿吧!
怡朗佛光緣場地較小,不適合舞台表演,於是外借一所國小的大禮堂。演出前二周,這所隸屬基督教的國小臨時毀約,不願出借,只好改借另一所國小禮堂。
臨時更換場地,音響設備老舊,舞台道具七零八落,覺林法師著急地在現場調度指揮。
不久,團員中有人要求誦念《心經》,覺林法師心想活動結束都會誦經,無須急於一時吧!然為了安心,只好勉為其難地答應。
結束後,覺林法師又趕赴舞台現場。這回又有團員要求現場灑淨,對於天主教徒的主動要求,覺林法師雖感疑惑,仍盡力協助。
灑淨時,大家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並由一位當地人引領灑淨路線。
灑淨圓滿,學員不解地問:「走在大禮堂的地下室時,漆黑一片,法師怎麼看得見呢?」
覺林法師直覺的說:「因為前面有燈呀!」
事實上,地下室門口是有一盞微弱的燈光,剛走下去時一陣白煙竄起,裡頭幾乎漆黑一片。
覺林法師回憶當時情景說:「帶領人還要求我在一個隆起的土塊旁,繞三圈,繼續往內走,好幾道彎曲溝渠,中隔都有凸起的土堆。」
佛傳演出
禮堂從此平靜
由於臨時換場地,加上宣傳不足,下午首場觀眾來的不多,約僅四分之一,且零零落落。
演出結束,覺林法師和導演到後台,為團員們打氣鼓勵,話還沒開口,團員竟然人人面帶笑容,開心的說:「好棒喔!今天好多人來看,連走道都坐滿了人潮!」
覺林法師與導演互看了一眼,心裡感覺毛毛的,但因晚上還有演出,為了不讓演員擔心,於是統一口徑都說人潮爆滿。《佛陀傳》表演口碑傳開後,晚上場果然來了很多「人」。
一天下來,特殊狀況頻出,晚上總檢討時,一一被提出。原來多位團員來到學校時,就被角落的半身人形,嚇得花容失色,他們用天主教的方式驅趕都無用,最後只好要求法師以佛教誦《心經》、灑淨等儀式來化解。
追查歷史發現,這所學校的大禮堂二戰期間是關戰俘監獄,地下室已成墳場,那一個個隆起的土推都是墳塚。首場表演,團員們看到許多身著軍服的將軍來看戲,應是當時戰俘。當謎底一一揭曉時,大家莫不驚恐,也因過程中用佛法和正確的心態,化解很多厄事。
事後,出租禮堂的辦事人員說,禮堂成立至今,從來沒有一場表演完整的,不是演員身體不適,要不演到一半舞台坍塌,只有《佛陀傳》音樂劇全程演出成功,大禮堂還因此獲得平靜。
佛陀也聽到了覺林法師心中的祈願,如今劇組持續了十年,並展開世界巡演,圓滿了一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