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傳統的結核菌檢驗方式需要較長時間,檢驗報告通常較長,有時在結果確認前已耗費可觀的醫療資源。國內醫界近年來推廣新式的分子生物及免疫反應原理偵測方法,以縮短檢驗時程。
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實驗診斷科副主任鄭鴻祥表示,傳統的結核病檢驗,除了胸部X光檢查以外,醫師會針對疑似個案安排痰塗抹片的抗酸性染色、結核菌培養、菌種鑑定與藥物敏感試驗等臨床檢驗,但檢驗報告通常需要四至六周才能夠完成。
新開發的技術包括應用全血中的免疫反應、及利用分子生物學方式進行鑑定,靈敏度及專一性都已獲得國內外醫界承認,報告更能縮短到一天內完成。
鄭鴻祥指出,以免疫反應原理設計的偵測方式,目前在國內仍屬於開發中,分子生物偵測方式則因需要許多昂貴的儀器配合,成本相對偏高,健保雖在某些限定條件下加以給付,但還沒有普及化。
他表示,胸腔病院在二○○五年底引進儀器,並成立分子生物實驗室,至今已為四百一十四位個案進行檢驗,其中呈陽性反應的有二百七十三人,預期能對疾病的整體治療有顯著的幫助,也將使醫療資源更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