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了讓學習變得更好玩,來自不同學校的五名國高中生,共同寫程式、開發特色電玩遊戲,玩家須配合關卡提煉出指定的化合物,實際應用原子知識,邊玩邊學,還能自創關卡。指導老師陳淑華表示,藉由玩遊戲能讓原本抽象的原子概念具象化,還能引起學生興趣,進而達到自主學習。
這款遊戲由淡江高中學生李治霖、內湖國中許愷維、金華國中黃戎瑍、江翠國中傅瑞彤及懷生國中陳柔蓁共同製作。擅寫程式的許愷維表示,以虛擬遊戲的方式設計更能自由揮灑,也較沒有成本問題,加上五人本來就是玩家,設計上更有把握。
許愷維指出,玩家進入大廳後必須與虛擬人物互動,完成任務,任務融合各式化學題項,例如遇到路人肚子痛,玩家必須利用鎂、鈣等元素製造胃藥,「遊戲有九道關卡,當玩家破關後,還能自行設計下一關」。
「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角色!」團隊表示,過去學化學原子時,經常被要求背誦,為了讓化學變得更多元、有趣,他們將課程變成遊戲,打電玩過程中要動腦思考、融會貫通,才能破解關卡。
陳柔蓁表示,該遊戲是依八年級課程目標設計,分低、中、高三種難易度,團隊也邀請八年級生試玩,不少人反映化學科變得更好玩,未來會再修正遊戲,並研發國語、英文及數學等各款遊戲。
指導老師吳宏達表示,化學元素是很抽象的,透過遊戲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遊戲中會發現學習化學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