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邀《國語日報》十六名董事開會,聲稱《國語日報》有政府捐助性質,要指派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國語日報董事會傳出遭教育部認定為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依現行規定,未來國語日報董事中至少有二分之一為官派董事,《國語日報》工會昨天赴教育部抗議要求「拒絕教育部黑手伸入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
「拒絕教育部黑手伸入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要求不適任的林昭賢董事長下台,讓國語日報社董事會正常運作」,《國語日報》工會及反對教育部介入《國語日報》運作的董事昨天在教部門前抗議。
國語日報產業工會理事長王福鈞說,教育部該做的是督促董事會盡快改選出下屆的董事會,沒想到卻因董事長林昭賢向教育部報告稱「教育部出資捐助《國語日報》」因而開始調查,最後還指出《國語日報》確實是教育部捐助成立。一旦教育部接管,政治力恐怕會影響媒體運作,勢必影響《國語日報》的獨立性。
王福鈞也批評,教育部與董事會召開座談會討論《國語日報》性質,卻拒絕員工參與,一旦法人性質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員工的權益。
林瑋:當年由熱心人士組成
國語日報前董事長林良的女兒、《國語日報》主編林瑋表示,《國語日報》是當年一群對兒童文學有熱情,加上學識上受人景仰的年輕人,組成國語日報社,希望情況不要變質。林瑋指出,當初本來是有政府捐資成立的計畫,但因戰亂時局轉變,很多當時的情況,已經不能用後來的狀況解釋。
林瑋說,國語日報名譽董事長吳稚暉熱心召集一批熱心推動國語文的人擔任董事,在民國三十八年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並承攬到省政府印《三民主義》的生意,又延續發刊。之後向銀行貸款,在長沙街買了一所小樓房。為登記產權,十七位董事以股東名義,成立「國語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四十八年時,這十七位「股東」草擬「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捐助章程」,將公司全部財產(新台幣一百三十五萬多元)捐助給財團法人。
反對讓教育部介入運作的董事代表洪國樑表示,教育部在座談會簡報指出「國語日報社『應認定』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十名董事表達完意見後隨即退場表達抗議,批評教育部未待座談會便逕行認定《國語日報》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更痛批林昭賢自行向教育部報告、背叛全體董事及員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