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仁手中拿著得到二○一七年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金牌的巧克力「台灣一號62%」。圖/中央社
許華仁要用台灣可可豆,打造台灣精品巧克力。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一盒濃、香的黑巧克力,代表的不只是滿足口腹後的好心情,還能抗老化、舒壓,甚至可以維持身材。十年前,屏東農民砍掉害人得口腔癌的檳榔,開始種可可樹,成了屏東客家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屏東福灣莊園行政主廚許華仁,拿出屏東可可製造的巧克力,在今年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奪下五金二銀一銅的好成績,展現出台灣土地蓬勃的生命能量。
許華仁與屏東可可的相遇,來自於他與父親許峰嘉在東港開設民宿福灣莊園,並利用在地的漁特產,東港櫻花蝦、鮪魚等開發台灣精品伴手禮,其中的櫻花蝦巧克力頗受歡迎,開啟他研究巧克力的興趣。當時,正值屏東可可種植風興起,喜歡用屏東農特產開發食品的許華仁,於是開始利用屏東可可結合屏東農特產製造巧克力。
許華仁表示,在得知有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ChocolateAwards)後,他在一年期間,收集國外百餘種得過獎的巧克力品嘗,發現得獎巧克力都「很有個性」,例如酸度強或蜂蜜花香濃郁。他也發現,外國人偏好的巧克力與成長記憶有關。
味道有個性 刻在記憶裡
許華仁說,屏東可可不夠酸,但具有天然的奶香味、焦香和茶味,他以輕烘焙方式提出濃郁奶香味,製造成蜂蜜奶油烤餅乾的味道,勾起評審們「小時候媽媽烤餅乾」的記憶。
世界精品可可集中在秘魯、玻利維亞等國,屏東可可是混種,還無法精細地分出品種,許華仁表示,他使用屏東可可「當然是愛台灣」,想把台灣屏東可可的產業帶起來。
食安及美味 可精準掌控
許華仁指出,可可是可以用自然農法栽培的作物,對台灣及農民都好;在國際FromBeantoBar趨勢下,使用屏東可可最大優勢是整個製程、食安及美味程度都可精準掌控,可以調控出自己想要的風味。
美食界現在講究產地的「風土」,許華仁分析,可可在台灣匯聚有自己的風味,可可產業適合在台灣發展,是世界上少數可以進行可可莊園旅遊的地區。十月他將參加世界巧克力大賽的總決賽,「讓台灣可可大展威名」,打造台灣自己的精品巧克力品牌,目標是挑戰日本和法國這兩個甜點領先國家,讓國際間想到好的巧克力,就想到台灣是好的可可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