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近年致力打造推動「校園社區化」,讓學校兼顧社區學習、樂活、空間分享等多元功能。早在一九九○年代,現已退休的新北市柑園國中校長王秀雲,便以「社區學校」的理念經營柑園,並推倒學校圍牆,讓學校和社區融而為一,甚至讓學生自組陣頭,「一班一陣頭」參加當地的傳統民俗祭典「迎尪公」。
一九五六年出生的王秀雲,三十三歲便成為全台灣最年輕的國中女校長,一九九四年,她回到家鄉的柑園國中任校長,當時這所國中是當地人口中的流氓學校。
她從學校規模、硬體設備、人事行政到學生和家長,針對地理環境、社區、地方等三項做評估,並認為,柑園國中轉型的關鍵是「共同體」概念的經營模式,必須和社區做緊密結合。
王秀雲決定把柑園國中打造成一個「社區學校」,透過「模擬公民」讓班級就是社區、班會就是里民大會,所有的事務都能在班會中討論、議決。柑園國中每月前三周召開班會,第四周召開模擬市政會議的全校大會,由學生自選主席主持會議討論社區議題,導師則在旁提供協助、隨時提醒「秩序」和「尊重」的重要。
王秀雲表示,學生曾決議通過「推倒圍牆走入社區」,接著他們發了兩千多封信,邀請民眾參加公聽會,民眾被熱情的孩子說服,同意這項提案,校方便安排美術老師為學生上空間綠化、美化等課程,「原來的圍牆基地也在學生開會後改為『花榭大道』,並種上紫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