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20年 文/Triple |2017.08.24 語音朗讀 16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徐自強從死刑到無罪,走了整整二十年。記錄片《徐自強的練習題》在台北電影節拿下觀眾票選獎。 圖/取自粉絲專頁 徐自強(右)跟著導演紀岳君(左)跑了多場映後座談。圖/取自粉絲專頁 徐自強2015年獲釋。 文/Triple 一個人有多少個20年?更別說花在不屬於你的牢獄中。活著,卻就是地獄。 《徐自強的練習題》用5年時間,濃縮了當事人徐自強20年的冤獄歷程,將一個看起來離你極遙遠的議題,血淋淋攤在你眼前,那是差一步,就要因莫須有罪名死於槍口下的故事。 來說說徐自強吧。1995年,商人黃春樹遭到綁架勒贖,後被撕票,嫌犯黃春棋落網後供出陳憶隆、黃銘泉、徐自強等共犯,這3人因此被判死刑,但徐自強的部分疑點重重,特別是提出的犯案時間中,徐自強其實已提出至郵局提款、租車等不在場證明,並提出監視器照片與紀錄,甚至連用餐時間都有證人作證,但法官卻選擇忽視。 也就這樣,一路20年、70幾位法官全都接續判處徐自強死刑。直至2015年9月,證據才終於被正視,在更九審翻案成功,判出無罪定讞。漫長過程連徐自強本人現身時都說「其實我老早就放棄了,還好在外面的他們(律師、家人)沒有放棄。」 導演紀岳君採用相當涉入的拍攝方式,不僅自己入鏡,也將自己的婚姻狀況並列陳述,似是想以自己人生中的難題(婚姻)比對徐自強的難題(冤獄),儘管兩者程度大相逕庭,但若要解釋為他透過拍攝徐自強的過程,也一步步面對自己的難題,當屬挺特別的設計,不過當紀錄片過度涉入時本就容易引來兩極評價,導演本人應也做好心理準備。 唯一略為缺憾的是,片中未能拍到當初咬出徐自強的嫌犯,在那刑求盛行的時代,許多證詞皆是刑求而生,如陳憶隆事後便自白當初是為拖延死刑時限,情急下能咬誰便咬誰,刑求與死刑的遺毒,其實在這些冤案中層出不窮。若能多這一方的描繪,片子的中立性或許會更足夠。 整起冤案,來龍去脈片子都說了,沒談到太多獄中生活,但猜想大抵就如張作驥《鹹水雞的滋味》那般吧,多鹹、多澀當事人才懂。倒是和朋友討論起冤案時,他說:「老實說,我們如果不是參與其中,例如辯護律師、例如當事人至親好友,對冤案翻盤難免有疑慮吧,怎麼會那麼多法官都維持原判?這個人真的完全沒參與嗎?總是會抱有一些懷疑。」 這也是所有案件翻盤後,當事人更得獨自面對的問題,那些已被多年輿論洗腦的大眾,會怎麼繼續看待你這個人。當然徐自強或許已慢慢在司改會中,找到不需倚靠他人評價活下去的方式,就如某日因冤案座談會,見到同樣在司改會工作,穿著白襯衫,拿問卷給眾人填的蘇建和一般,有點害羞,卻很盡力地和每個人互動著。他們背著永遠無法為人所理解的過去,繼續在一個自己還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努力活著。 努力不去揣想每個人對他的看法,那樣地活著。 只是下一個徐自強,仍舊會出現,就如29歲就入獄,到今年恰恰好已坐滿29年牢的邱和順,因陸正案遭刑求的音檔YouTube都還找得到,但至今仍舊背著死刑判決。 讀過法律,但畢竟沒真的進入過司法體系,關於其內的問題也只能透過律師和片子得知。台灣的法官,一個月要讀完的卷宗高達上百份,遑論細讀、審查每一個細節;內部科層制度僵化,沒人敢隨便推翻前任法官判決,又是另一個問題。為徐自強案義務辯護的律師尤伯祥便說,法官先天(考試)不良、後天(訓練)失調,比起憑藉當庭的辯論結果做判決,更多是練習判決書的作文比賽,寫得好、不忤逆學長姐,才有機會往上升遷。 制度可以改變,但通常得是上位者做出,法官體制的上位者不須對人民負責,自然也就沒那動力去推動什麼改變,啊又沒礙到我,我幹嘛? 其實每個行業不也都這樣,總有些該死的規範和約定俗成,但身為底層人員,你要嘛蕭規曹隨,要嘛舉兵起義,媒體業亦然,儘管不一定攸關生死(但媒體有時也是能殺死人的我承認),而恰好法官體制更是其一。 紀岳君說,多數翻案做出無罪判決的法官,最後都離開了。沒能起義,只能離去。 司改的問題太龐大,了解得不夠透徹無法多做評論,但是絕對可以討論,甚至看見。《徐自強的練習題》不一定完美,但至少能讓老覺得置身事外的人們看見些什麼。 那晚看完片我走了一段路,抬個頭就看見月亮,好像很簡單,但同一時刻,也到了特映會幫忙宣傳的徐自強,每一次抬頭卻是等了多少個夜晚。我們的生活太輕易,以至於總覺得很多事離自己很遙遠。 尤伯祥說,做冤案通常都只在成功時才會受到注目,在那之前,只能和當事人獨自面對,義務辯護的路漫長且未必都能成功走到盡頭,但是如果翻完卷宗,看到明明無罪的破綻,卻不為之,那才更讓人煎熬。 世界永遠都是不公平的,但慶幸都還有一些人願意捨身用自己的方式,讓這世界偶爾也能離公平近一些些,如這導演、如那律師,如每個願意在看完電影後討論、google了解的人們。想到這裡,就覺得眼前的生活至少還多了一點光。不論熱度只能持續了一時抑或一周,有個開始,都好。 《徐自強的練習題》簡介 徐自強是一位被關了16年的冤獄當事人,也曾經是一位面臨槍決的死刑犯,不懂法律的紀錄片導演紀岳君,則在因緣際會下展開長達5年的拍攝之旅。 因為1995年的一起擄人勒贖撕票案,徐自強被其中的兩名嫌犯指稱為幕後主使,而在沒有犯案的直接證據之下,他在獄中度過了16年的歲月。漫長的審判過程中,70多位法官認為他有罪,曾7度被判處死刑、2次的無期徒刑,纏訟21年之久。即便身處人生絕望的深淵,徐自強在面臨審判前仍說,「我相信人我相信人會改變」。終於在2016年的更九審,獲判無罪。一路走來,徐自強辛苦地做著生死交關的人生練習題,而在這場尋求真相的旅程中,導演也將帶領各位觀眾來面對另一道關於人性與信念的練習題。 《徐自強的練習題》獲得2015年新北紀錄片首獎、獲得2017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前一篇文章 漫威捍衛者聯盟 下一篇文章 萊恩雷諾斯 能深情也能搞笑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父親》 走進失智者腦中 宛如懸疑片守著信念 成為他人的希望 《竊聽風暴》天水圍裡畫出黃金時代 許鞍華《好好拍電影》 作者其他文章《父親》 走進失智者腦中 宛如懸疑片天水圍裡畫出黃金時代 許鞍華《好好拍電影》《秘密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