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日前端出「玉山計畫」,開出最高年薪六百五十萬元誘因留才,卻引起部分學界質疑,擔憂恐獨厚特定或資深教授。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則表示,玉山計畫應有「群峰」的梯隊概念,集合老中青傳承,照顧年輕學者。
「把玉山學者借回來,沒有好的研究環境和團隊,玉山恐變陽明山。」中研院士陳培哲也說,玉山學者是好的想法,但只有玉山學者是不會成功的。
中研院士陳定信則說,有人認為玉山計畫對年輕學者沒有誘因,但如果把錢平分下去,所有人都提高一點,無法達到留住好人才的目的,更不可能從國外挖人來台灣。
李彥儀說,未來攬才將以國際領域優勢、國內貢獻、跨領域人才,以及教、產學方面量能等各面向做整體評估;高薪攬才已是世界趨勢,提升高教是教育部一貫的理念,澄清「不是資深或是有一定學術地位才有機會」。
交大校長張懋中說,玉山計畫「國際攬才」部分,政府應保留部分名額,授權各校自主審議決定,讓大學校長「機動去獵人頭」,針對國家發展亟需的特殊領域人才,掌握時效及時延攬人才。至於國內留才,此類名額則全數授權由各校自主,由校長視各年齡及級別教師共組「研究教學梯隊」,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也就是玉山群峰,而非僅玉山主峰。」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昨澄清說,不會忽略照顧年輕人才,近期將會廣徵各界意見,邀請學校、協會等代表共同朝開諮詢會議,制定出符合公平原則的審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