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民黨籍立委在臉書表示,十年前美國夏威夷大量依賴石化能源,進口大量石油,現在則是每家每戶都有太陽能板,靠的是夏威夷州政府提供補助,幫民眾裝設。平均電費不僅省下百分之二十五的成本,離峰時間儲存太陽能後可以再賣回給電網。
台灣也有離島金門和澎湖等,如果台灣要發展太陽能的綠能產業,何不離島先行?
台灣除了離島的發電成本相當高,極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外,離島在發展太陽光電也具有其他得天獨厚的優勢。
像是離島的日照時數大於台灣本島北部、西部及東部地區,幾乎沒有烏雲遮蔽,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面觀測站長期統計,離島日照時數較台灣本島平均日照量多了百分之十二左右,全年發電量與本島日照最充足的中南部沿海平原相當,尤其金門年均太陽日就有二百多天。
而不管是中央政府或是離島的地方政府,在能源供給的對策上,都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提供離島地區更多的誘因,像是提高再生能源離島費率獎勵措施,裝設費補助和退稅政策,或者像美國政府給予太陽能電板減稅方案。
誰說離島產業發展只能靠博弈,離島也可以是太陽能城、是未來推動且真正落實低碳島的城市,一切端看政府有沒有決心。
魏安辰(宜蘭市/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