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嶺動亂 紅茶產量銳減9成

 |2017.08.08
1411觀看次
字級
大吉嶺的夏摘茶產量可能掛零,全年營收也可能銳減四成。圖為大吉嶺採茶景象。圖/路透
大吉嶺罷工至今已五十多天,印度人舉牌呼口號支持尼泊爾裔政黨。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名列世界三大紅茶之一的大吉嶺紅茶,近期因當地種族衝突及大罷工,紅茶產量大受影響,其中六月分的茶葉產量就下滑了百分之九十,對全球的茶葉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

外媒早先報導,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嶺(Darjeeling)茶區,是在喜馬拉雅山下的區域,每年產茶大約一萬噸,是享有盛譽的紅茶產地,但近期因當地的原住民廓爾喀族(Gorka)及孟加拉族起衝突,廓爾喀民族採取激烈手段發起罷工,至今已五十多天,過程中也造成多人死傷。

茶園恐須數年才能復元

在五月底到七月中,正逢大吉嶺紅茶的第二採收期,每年銷售的近八百萬公斤茶葉,多半來自於這段期間,但在動亂發生後,六月分茶葉產量跌到只剩十四萬公斤,比去年同期的一百三十三萬公斤大減百分之九十,全球也因此面臨紅茶嚴重短缺的情況,當地觀光業也因此遭受衝擊。有預測更指出,接下來茶葉價格漲幅恐將超過百分之二十,部分大吉嶺茶園恐須花上數年才能恢復元氣。

安比爾克茶莊經理米塔告訴法新社:「今年的收成不行了。如果僵局落幕,我們希望明年重回此地。」

不過,西利古里茶商協會主席羅肯說,若衝突再持續數個月,「近百分之五十茶園都將關閉至少二到三年」。

英國軍官康貝爾(Arthur Campbell)於一八四一年開始在大吉嶺種植茶樹,商業生產則始自一八五○年代。大吉嶺是唯一受到國際保護的印度品牌,代表只有產自當地的紅茶才能稱為大吉嶺。

廓爾喀民族解放陣線(Gorkha Janmukti Morcha)數十年來要求在西孟加拉省建立「廓爾喀邦」(Gorkhaland)的混亂局面中,一直處於風口浪尖。解放陣線表示,說孟加拉語的外來者剝削他們的資源,並將自身文化和語言強加於人。

在當地謀求獨立的「廓爾喀民族解放陣線」致函總理莫迪、總統柯文德等人,指他們另畫分一個邦的訴求不獲尊重,促請政府即時介入解決危機。當地佛教僧人五日發起和平示威,獨立支持者下周日亦將組人鏈,繼續抗議。地方政府決定,延長互聯網服務的禁令至本月十四日。

政府擬強推孟加拉語 引爆民怨

大吉嶺示威與罷工持續,印度除派駐警察試圖以武力平息外,也切斷手機通訊、網路服務,關閉公共機構,學校、商店、銀行與旅館也關門。

大吉嶺動亂起因於所屬的印度西孟加拉省政府,計畫在學校推行孟加拉語,但大吉嶺主要居民為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人,語言以接近印地語的尼泊爾語為主,引發當地居民示威,並要求當局允許大吉嶺與種族和語言皆不同的西孟加拉省分離,獨立建省。

在新德里工作的薩蘭告訴媒體,大吉嶺生產紅茶,每年賺進不少財富,卻要上繳西孟加拉省;但政客從未把上繳的稅收用於當地建設,現在還要在大吉嶺推行孟加拉語,當然引起憤怒,人們決定反抗,要求獨立建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