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因一胎化政策造成老年人口比率高,推估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的進度和台灣差不多。
圖/新華社
台灣高齡醫學與長照技術相當成熟,長照政策的規畫也超過十年,但實際執行卻常卡關,有醫生表示,受惠長者寥寥可數,讓人相當無力。面對大陸「醫養市場」處於發展的起飛階段,整合醫療與長照,各式養生村、銀髮宅紛紛設立,不只吸引台灣人前往養老,同時大力挖掘各國高端人才,尤其看準兩岸 「養老」文化相近,積極向台灣醫療團隊招手,開出數倍年薪挖角。
林家爸媽最近決定去上海的銀髮住宅養老,看上的不只是當地環境清幽,還有「三甲醫院」就在附近,住宅和醫院間有綠色通道,如果需要醫療服務,馬上快速通關;住宅裡有專人打掃、提供餐飲,還有二十四小時貼心管家,號稱「比你的兒子還孝順」,算算花費,與台灣的高檔銀髮住宅差不多,兩位老人家於是決定西進。
老化進度 與台灣相近
大陸因一胎化政策造成老年人口比率高,推估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的進度和台灣差不多。專家指出,大陸十一五、十二五到十三五國家發展計畫均重視老齡問題,政策規畫涵蓋老年醫療體系到養老產業發展,因人口基數龐大,醫養市場發展潛力驚人。
台灣長照及高齡健康管理發展協會祕書長涂心寧表示,大陸過去喊醫養結合,直接在醫院旁邊蓋養老村,近年轉向走「養醫融合」,先設高齡住宅再導入醫療。大陸醫療及長照法規雖不成熟,卻也代表揮灑空間大,醫院及養老村一條龍,用物聯網即可遠距醫療或病床監測,把網路科技發揮得淋漓盡致。
涂心寧說,台灣因法規嚴格,醫療社福各自為政,物聯網進步不大,但不管是醫療或長照的專業技術都不輸人,有做醫養的大陸朋友告訴她:「日本抄瑞典、台灣抄日本,台灣是二者綜合,兩岸文化又通,中國抄台灣就好。」不過大陸積極吸取各國經驗,北京及上海等一線城市,導入的都是全世界最優質的服務模式。
前彰濱秀傳醫院院長許宏基二○○八年到東莞台心醫院當院長,最近與友人投資創設上海复丞公司,專門培訓醫院的醫療管理及研究養老發展。許宏基說,大陸養老村差距大,偏僻的養老村養蚊子,一線城市的高端養老村保證金雖高達台幣一千萬元,卻一床難求,排也排不到。
優勢弱化 應全面檢討
前台北榮總蘇澳分院副院長虞希正,二年多前受中國泰康人壽挖角,擔任泰康之家醫療發展事業部助理總經理,協助集團拓展醫養市場。他表示,大陸市場大,發展空間也大,但台灣的人文及訓練基礎還是好很多,包括專業及服務的軟實力,政府應更重視國內人才。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一個醫療部門服務量有限,如果國家能夠擬訂一套完善的老人照護體系,徹底執行,才能嘉惠大部分老年人。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但實務上卻未見足夠誘因讓優秀人才投入,願意投身照顧高齡病患的醫護人員愈來愈少,大部分民眾又覺無感,是到了應該全面檢討的時候,否則原本優勢將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