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協會線上協談義工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上線服務。圖/李蕙君
【本報綜合報導】隨各地生命線義工老化、排班吃緊,推估全國每月約十萬通求助電話「被漏接」,打不進生命線一九九五專線時有所聞,屏東、彰化多年前已無大夜班義工,九個月前,台東也決定暫停周一至周四深夜服務,且不轉接,「但夜深人靜是人心最脆弱的時候」。
生命線總會統計,去年線上值班義工為二千六百六十四人,他們在全台五十七線協談專線,接聽十七萬通來電,六都占十萬通;全台二十四個協會,僅十七個提供二十四小時服務,非六都的協會義工幾乎都不滿百人,最少僅三十人,台東等地持續減少,台南義工年齡平均更達六十五歲。
幾乎各地的生命線協會都指出,經濟因素、壓力過大是義工無法增加的原因。十年前已有協會缺人,主要是退休人士和家庭主婦為晚年和兒孫的經濟能力擔憂,因而退出,加上生命線義工訓練期長、服務壓力大、社會氛圍,都讓有意者卻步。
總幹事朱開玉直言,生命線義工的長期問題是「老化和不均」,只能靠補充新血、提高品質和科技輔助來改善。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十年前研發eSOS系統,具溢線轉接和個案管理功能,還可掌握打不進來的號碼,由義工回撥,電話輔導義工可依來電顯示即時判斷新舊個案,大幅改善占線問題。
朱開玉指出,因每年十五萬元維護費,加上系統要求輸入詳細資料會,擔心造成義工負擔,目前僅桃園市、台中市和高雄市協會加入,其他縣市採用總會建置的「二代雲端系統」,功能較陽春但免費,可協助內部管理、紙本電子化,八月底開通轉接功能,由各縣市討論設定轉接,減少漏接。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指出,北市目前九成來電是重複個案,每年百餘名「自殺進行式」的民眾都找一九九五,忽略真正二十四小時不漏接、有時薪輔導員專門處理自殺急件的安心專線「○八○○—七八八—九九五」。防治中心準備向行政院申請,將安心專線變為更好記的四碼,讓急需幫助的人得到即時的協助,也減輕一九九五負擔。
其實生命線並不是個案,包括張老師、安心專線等國人熟知的自殺協談專線,都面臨業務增加問題,只是安心專線有政府支援挹注,但是其他社福單位還得面臨義工老化、排班吃緊的問題,若整體環境無法改善,恐讓問題雪上加霜。
電話系統連結
減少人力耗損
對此,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建議生命線利用系統連結方式,改以每晚三、四個縣市有義工值班,可接所有縣市來電,這樣就不需這麼多義工留守,減少人力耗損。
「心口司預算有限,難補助義工時薪」,他建議爭取心口司的心理衛生專案補助計畫,由於台北市生命線承接的衛福部安心專線,他已請台北市生命線協會評估一例一休後增加的人事成本,不排除明年增加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