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擴增實境 重溫北門百年歷史

 |2017.08.04
4932觀看次
字級
當今時期 中正忠孝橋引橋拆除,並改善周邊平面道路路型後,北門重見天日。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北門曾經是選舉期間的兵家必爭之地,摘自台北市立文獻館出版《凝視台北—庶民影像人文地景篇》。 圖/台北市立文獻館提供
包夾時期 前後包夾的北門時代,摘自台北市立文獻館出版《凝視台北—庶民影像人文地景篇》。 圖/台北市立文獻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北市府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昨日宣告正式啟用,歷經一年七個月,北門從被忠孝橋遮掩難辨,到設計廣場景觀,如今民眾下載「marq」擴增實境App,即可在北門周邊觀賞名人故事、對照舊城區,重溫台北建城歷史。

北門屬國定古蹟,北門為清代台北城門中唯一具有閩南原貌的城門,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拆除忠孝橋引道,不僅讓北門重見天日,還施作北門廣場景觀工程,擴大成六千八百六十五平方公尺的綠地廣場。

「城門洞裡那兩扇門極其珍貴。」北市文資委員李乾朗指出,台灣所有城門那兩扇門都不見了,唯獨北門那兩扇還在,且是鐵的。

市府更將結合古蹟專家及匠師仿製一小段真實尺寸的城牆牆基,放置於廣場西北側,民眾可感受一百三十年前的模樣。

北門屋頂屋脊、垂脊及屋瓦為閩式風格重要元素,公園處在廣場周邊設置六支照明燈,以高角度的特效照明投射,全年夜晚無間斷,廣場周邊另設置十一處歷史解說碑,讓民眾了解北門歷史。

小檔案

台北還有哪些門?

除了北門之外,台北還有東門、西門、南門及小南門,這些門都有各自的名字,北門為「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北門稱之為承恩門,據傳是因為遙望北京,承受皇恩的意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