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7月 地球負債度日 |2017.08.02 語音朗讀 32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粒種子、每棵樹、每條魚,都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圖/法新社 每粒種子、每棵樹、每條魚,都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圖/新華社 每粒種子、每棵樹、每條魚,都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報告指出,今年的「生態越界日」落在八月二日,也就是人類今年只花了七個月又兩天,就已耗盡地球要花一年才能再生的資源;這意味著人類今年剩餘的日子得「賒帳」度日,每過一天都形同資源超支。 綠色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保組織「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FN)上周發布報告指出,今年的「生態越界日」(Earth Overshoot Day)落在八月二日,比去年還早。 兩個非政府組織表示,這意味著我們只花七個月就排放出超過海洋和森林一年能夠吸收的碳;而我們在七個月間捕撈的魚、砍伐的樹、收割的莊稼、消耗的水,超過地球一年所能生產的量。依照這個消耗速度,人類需要相當於一點七個地球產生的自然資源,才能滿足所需。 WWF和GFN每年都會計算「生態越界日」,目的是喚起人們對資源永續、生態保護的意識。自一九八六年開始計算以來,這項令人憂心的里程碑有逐年提早來臨的趨勢,從一九九三年的十月二十一日、二○○三年的九月二十二日,到二○一五年的八月十三日,去年再提前至八月三日,今年又比去年提早一天。 由於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不斷加快,「生態越界日」無可避免地提前。不過兩個組織的聲明提到一項好消息,「生態越界日」提前的速度近年減緩。 兩個組織指出,資源超支情況十分明顯,包括水資源缺少、土地鹽鹼化、海洋動物資源減少、物種消失等。 少浪費、少吃肉 人人可救地球 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態足跡,有六成來自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溫室氣體。報告提到,每個人都可藉由少吃肉、少耗用燃料、降低食物浪費作出貢獻,最終有望逆轉趨勢。 GFN主席瓦可納格(Mathis Wackernagel)表示,地球資源超支的趨勢有可能改變,從二氧化碳排放量連三年未增加的情況,可看出各國政府已努力提高綠能比例。他表示,如果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家——中國大陸和美國能正視此問題、全球碳排放能比現在減少三成,地球生態就還有挽救餘地。 生態資源過度取用的一個例子是,日本指控大陸用千噸級的大型船在三陸海域等公海捕撈秋刀魚,「一點不剩地捕撈」。 日本農林水產相山本有二上月表示,大陸因沿岸水產枯竭,正大力轉向遠洋漁業;日本因此七月在和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的年會上提案限捕秋刀魚,但大陸對設置捕撈配額一口回絕。日本水產廳指責,大陸的秋刀魚捕撈量最近四年增加三十倍,使得秋刀魚如今物以稀為貴。 前一篇文章 陸擬輸入菲家事工 月薪6萬 下一篇文章 玻璃帷幕建築 節能效果差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鳳凰今轉強颱 周三、周四恐登陸穿台 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高市早苗:台灣有事 日本擬行使集體自衛權電塔變身巨獸 奧地利新地標物價漲幅達標 700萬戶迎減稅小確幸25億顆野生種子 地球保險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