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外籍生到高雄美濃舉辦夏令營。圖/台科大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來自印尼、越南、韓國、美國的台灣科技大學外籍生,暑假南下至高雄美濃龍肚國中舉辦夏令營,不僅用英文介紹母國的地理、節慶、食物、音樂舞蹈、童話故事,增進偏鄉學生的英語能力,課程也將美濃的藍染、客家料理等在地文化特色融入,讓學生反思家鄉文化的重要。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參與營隊的六十名國中生逾半數是新住民子女,媽媽是外籍配偶、爸爸則是客家人,他們雖然生長在台灣,但不太會講母親的母語,也對媽媽原生國家文化不是很了解,不過,透過與來自印尼及越南的台科大外籍生互動,來認識自己的「另一個家」,也覺得備感親切。
擔任領隊的台科大應用外語所蕭奕淳表示,這次有八名外籍生與三名台灣學生組成國際義工團,五天的課程內容,團隊就花了兩個月討論,再加上參與的外籍生有些人曾有教學經驗,時常提出不同的點子,讓課程更完善。
蕭奕淳表示,城鄉學生的英語程度確有落差,第一天學生普遍不敢講英文都很安靜,但在團隊努力下,學生不僅漸漸聽得懂師說的每句話,也比較敢說英文,甚至日記本每天都用英文寫得滿滿的,令她相當感動。
「我記得有個小女生,雖然是國中生,但英語程度卻如同幼稚園的孩子,且開口就是說客家話,雖然外籍義工老師聽不懂,卻不怯步,想方設法用肢體語言和畫畫與她溝通,讓她打開心房,最後她不僅敢說英文,也會用英文寫日記了。」來自印尼、就讀台科大化工所博士班Novi Irmania,曾在印尼偏鄉高中教書,這次到龍肚國中當義工讓她回想起過去教書的時光。Novi Irmania表示,許多學生媽媽雖是印尼人,卻不會說印尼語也不常吃印尼菜,因此在營隊最後一天安排動手做印尼傳統甜點椰絲球(Klepon),「這是一道用糯米、麵粉、糖等食材就可完成的點心,希望讓新住民二代學生也能嚐到美味的印尼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