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日本的央行「日本銀行」這個月二十日舉行了金融政策決定會議,按照一般的說法,這個會議就好像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葉倫召開的政策會議一樣,理應受到各國的重視。但是日本這二十多年來國力衰頹,日銀的會議好像水過無痕,一點也沒有掀起波紋。
我那幾天剛好在日本訪問,電視新聞注意的是安倍晉三首相牽涉到的「加計學園」要增設新獸醫學系醜聞,對通貨緊縮經濟報導幾乎不太涉及。現在是日本國會閉會期間,但是為了追擊執政黨的責任問題,國會召開臨時審議會,連日來在野黨砲聲隆隆,在國會殿堂上不斷抨擊安倍政權關說問題。
這使得安倍的支持率大跌了十個百分點以上,只剩下百分之三十九(日經最新民調),是安倍第二次執政以來最低點。媒體說,此舉已經讓安倍丸(旗艦)瀕近了危險海域,也就是說,如果現在舉行大選,安倍必然會一敗塗地。
經濟話題被政治給掩蓋了。報紙也只是輕描淡寫介紹,日銀的金融會議對當前的景氣判斷是「繼續前進」,可是重要的物價目標百分之二的達成時期,卻繼續往後再推一年為「二○一九年度」,這已經是日銀第六次的推遲物價達成目標,不免引起日本國民懷疑的眼光。
日本陷入通貨緊縮的時代已經超過十年,是日本二十年來經濟一蹶不振的最大罪魁禍首。安倍因此特地從亞洲開發銀行聘請前總裁黑田東彥執掌兵符,希望透過他的手腕推動大幅金融寬鬆政策,來刺激日本物價的正面上漲。
但是儘管黑田使出了各種撒手鐧,甚至將日本推入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負利率」時代,但是二十年的沉痾卻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達成,黑田開出二○一六年度前半要達成的百分之二物價上漲目標,連續跳票了六次。
日本的景氣看起來還不錯,為什麼這個物價兩趴的目標會這麼困難?黑田認為,主要是企業與家計,現在還處於薪資與物價現階段還很難調高的固定概念中,所以現在看到的薪資調漲,也就只有人力最為不足的臨時工的時薪,一般的公司員工普遍都還沒有享受到實質的恩惠。
黑田最早被媒體稱,是拿著「火箭砲」對抗通縮的藍波,大家以為只要他一出手,就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藍波英雄一樣,沒有不被摧毀的障礙。但是,實際上自從二○一三年三月上任以來,他的「異次元(沒有極限)的金融寬鬆」政策,已經推了將近四年,眼看他的任期就要在明年四月屆滿,能否如期達成安倍交付的任務,依舊遙不可期,市場上開始出現對黑田政策懷疑,一些評論家開始質疑:黑田的砲彈用盡了,他還會有什麼新戲法?
在日本大阪最繁華的心齋橋,我看到了洶湧人潮,搶購日本的百貨。表面上日本經濟出現了相當光鮮的局面,其實仔細瞧瞧,支撐著日本經濟背後最大的消費支柱,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台灣與南韓等地的觀光客,日本人自己的荷包緊鎖,消費能力依舊薄弱,物價並沒有太大的翻揚,通縮夢魘還在持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