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動物的家 圖與文/滿佳 |2017.07.23 語音朗讀 21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木柵動物園。圖/滿佳 獨坐的人猿。圖/滿佳 眼睛腫泡的駱駝。圖/滿佳 動作遲緩的白犀牛 圖/滿佳大象眼睛被下垂如茅草的睫毛遮蓋。 圖/滿佳 文/滿佳 動物園算不算動物的家?如果算,那麼去木柵動物園便算正式拜訪牠們的社區和住家囉! 可惜拜訪當天與我志同道合的造訪者太多,多到幾乎人山人海,加上巧遇天氣晴朗陽光熾盛,走得汗水直淌。園區裡的動物大概感覺天已夠熱又被騷擾很反彈,幾乎都不給看,老以背部或睡姿面對訪客,有些家裡屋主甚至躲起來,根本找不著踪影,只剩空蕩蕩的柵欄或土堆草皮。 圓仔活潑猿猴沉默 首站拜訪貓熊的家,已長成圓滾滾大塊頭的圓仔,不斷在枝幹間俐落地爬上爬下,倒掛晃盪玩得不亦樂乎,毫不在意圍觀人們手機與相機拍照的怪聲。這時忽聽旁邊中年男士與輪椅上老母的對話。「媽!緊看!圓仔。」「啥米!圓仔那ㄟ變這大隻,嘸古錐。」「生這濟年呀,大漢啊啦!」「伊阿ㄟ大漢喔!」阿嬷思考邏輯很奇怪,動物也是生命,怎可能不長大呢? 那隻兀自靜坐石頭上的長臂猿,有張酷似小孩的臉,乍看簡直就像迷途誤闖園區的孩子,一臉哀戚苦等親人接牠回家似的。那隻號稱與人類同宗的猩猩,則有張滄桑的老臉,垂著前肢在豢養圈內百般無聊的逛一圈後,踱到大石頭後背著同伴坐下。那低頭的背影,讓我無端想起街底做資源回收的獨居長者,他(牠)們看起來似乎都不快樂。 遠離原野神氣盡失 體型龐大的白犀牛、駱駝、美洲野牛、黑熊、大象等,不知是否被馴養太久,野性雄風盡失,都顯得有點「大塊呆」,或病懨懨趴著,或頭靠牆呆站,或慢吞吞移步,遲緩的動作看在小朋友眼裡頻問大人「那隻XX(動物名稱)是真的假的?」 孩子問得好,這些大型動物失去活躍奔跑的原野,只能委屈在牆邊、柵欄內,想像那寬廣的原鄉,情何以堪啊! 此趟拜訪最難忘的印象是,近距離接觸動物的眼睛。大象眼睛被下垂如茅草的睫毛遮掩,不禁懷疑牠看得清前路嗎?駱駝一對看來視線渾沌的腫泡眼,好像長久睡眠不足;驢子乾脆閉眼站著,懶得搭理遊客招呼;駝鳥長在兩旁始終直視左右二邊的雙眼,標準的絕不正眼看人一族;國王企鵝睜眼傻愣瞪著眾多的手機,一副「發生啥事」的不解神情;猿猴類彷彿可與人類靈犀相通孤單期待的眼神,最是教人不忍與其四目交接。不知那些負責照顧動物的工作人員,能否從這些費猜疑的眼神中,讀懂牠們的心聲,滿足牠們的需求。 教育目的寓教於樂 其實木柵動物園區動物的家,園方已盡可能仿照牠們的出生地,細心規畫出亞熱帶、溫帶;雨林、沙漠;澳洲、非洲、台灣等地區;又按照動物屬性分設爬蟲、昆蟲和鳥類等區域,逛完全區你對地表氣候帶與動物生長棲息地的關聯及其習性等,便能有個完整的基本概念。園裡不論動物房舍或植栽植物前,都立有清楚的解說牌,遊客可快速一目了然你面對的是什麼,只要不走馬看花仔細慢慢看,這的確是個寓教於樂的知性廣場。 有朝一日動物園若能讓所有動物擁有更寬廣的家,牠們活力奔馳的身影,肯定是最動人的畫面。 前一篇文章 雙峰駱駝 喜添新成員 下一篇文章 2024年哥斯大黎加向動物園說bye!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人在高美溼地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樂活小天地魅力檜木發現一段友善步道觀景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