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紛亂世界 公民應學的思辨課 文/克莉絲汀.舒茲–萊斯 |2017.07.23 語音朗讀 18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圖/麥田提供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2—「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圖/麥田提供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圖/麥田提供 文/克莉絲汀.舒茲–萊斯 問題一 為什麼人都需要擁有些什麼? 想像一下,父親想送你到學校,再去上班,但是有個鄰居卻搶走了你們的車子;或者,你的足球隊想要練習,但是鄰村的少年足球隊卻霸占了你們的球場。 這讓人惱火!可以預期的是,可能你們願意和鄰居分享你們的汽車;也許透過協議和鄰村的少年足球隊共同使用球場。儘管如此,汽車與足球場還是有其所有權歸屬,否則任何人都可以跑過來宣稱自己的所有權。 在這兩個例子裡,汽車和足球場並非生活必需品,但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所有權就會造成混亂。為了爭奪所有權,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人群之間的殺戮與謀殺,還有國與國的戰爭。沒有一個民族喪失了土地還能生存下去。主張所有權,是保障安全與自由生活的權利之一。這種人權超越了個人的層次,不僅適用於個體(人人皆有此權利),同時對集體也一樣有效;任何人都不得奪走一個共同體合法取得的財產。 問題二 政治是什麼?不只有我,而是我們 古代希臘人住在城邦裡,也就是城市國家。他們日子過得不錯,因為共同的生活是受到規範的。因此,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把人類稱為「政治的動物」。 也許你們家裡的情況也是這樣:為了賺錢養家,爸爸整天都在外面忙,而媽媽則上半天班,在下班後才有足夠的時間來照顧你們和整理家務,而你們身為家庭的一員也得幫忙做家事:一個人負責把垃圾拿去樓下丟,另一個人負責收拾洗好的碗盤。有時候你們會為了家事吵架:你們寧可上網或和朋友講電話,而不想擦鞋子或是帶狗散步。如果你們沒乖乖去做被分配到的任務,媽媽很可能會不高興。然後她就既沒時間,也沒心情開車載你們去踢足球或上芭蕾舞課。星期天應該睡到飽才對,如果這時候被別人吵醒的話,那真是令人痛苦啊。還有,誰在正餐時間以外自己弄東西來吃,吃完之後就該主動收拾乾淨。家庭規範了家人的共同生活。每個成員都有權利,但也有義務。這樣的話,所有的事情才能正常運作。 這就已經是政治了。在國家層級也並沒有什麼不同:只要是許多人居住在一起的地方,每個成員就應該為全體做出貢獻,這樣大家的日子才會好過。所以,我們稱之為政治的東西,就是人們對於共同生活的設計規畫,人們藉此能夠達成共同的目標,並且還為每個成員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實現各自的獨特願望。 問題三 事物就是表面看起來那樣嗎? 柏拉圖曾問自己:為何我們會把一匹馬認作是馬?那無非是因為當我們見到一匹馬的時候,我們再次認出了存在於我們腦袋裡的馬的形式。可是,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所看到的,只不過是馬的一種外型,每匹馬看起來還是有所不同。 善與惡、正義與不正義,就類似馬的情況,蘇格拉底所說的內在的聲音,指的就是良心。當我們做了不完全正確的事情時,會在內心裡嘀咕,也就是「良心不安」。 關於善與惡的基本理念,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當中,柏拉圖發現,人要如何才能找到這些本源理念。在他看來,人的心靈是感官世界與觀念世界的中間人。 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全都是感官世界的組成部分,而這一切的外貌都會改變。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類的身體:一個人出世時是個嬰兒,接著他會變成兒童、青少年、成人,最後變成老人。我們出世,然後老化,最後死亡。然而,關於什麼是人的觀念,卻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 問題四 何謂幸福?功利主義與人類行為的益處 隨著工業化的到來,人類的生活與社會也跟著開始轉變。原本的農夫與工匠,逐漸轉為工廠的工人。從前的人是用自己的雙手來生產器物,如今這些工作則改由工廠主人所擁有的機器來代勞。人們和自己的工作成果變得不再有任何關係,不僅如此,他們由此得到的報酬,多半還都不足以好好地養家活口。 這種新的生活形態也在哲學裡激發出一些新的問題:人的行為目的是什麼?一個行為結果與行為人不再有關的社會,會是什麼模樣? 功利主義者是最早嘗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答案的人。其中主要以兩位英國的思想家為代表,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和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功利主義(Utilitarismus)不問:「為什麼你要做某些事?」只問:「做那些事能得出什麼?」對於人的行為,這種哲學取向只問它的益處。邊沁和彌爾認為,人的行為的益處,必須根據它能為人類帶來多少幸福加以衡量,而且必須就當下的情況,而非在某個來世的世界。 他們要求:一個社會的行為必須以帶給最多數人最大幸福為其目的。 前一篇文章 筆記本 下一篇文章 讀詩與背詩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5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6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7【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圖文書2《章魚媽媽》】不用靠神力 請賜給我力量!【圖文書1《奶奶什麼時候回來?》】生命自會解答一切【書頁微光】《流量國度》顛覆世界 造就自媒體盛世【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