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中國西北民族大學日前與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合作,開始對該館保存的一批以《大藏經》為主的珍貴藏文典籍,進行編目。
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專家,已於四月下旬到武威市博物館,展開基本研究,他們預計使用漢、藏兩種語言,為這批藏文典籍進行目錄編寫。
武威地處絲綢之路沿線,古稱涼州,歷史文化淵源深厚。
武威市博物館副館長劉茂德說,目前確認這批藏文典籍共四百零九函五千三百一十七部十萬餘頁八千萬字,其中百分之九十八屬手抄本,用金、銀、珍珠、珊瑚、海螺等物品研磨成汁,精工抄寫,才能在經歷數百年後,字跡仍清晰如初。
根據初步研究和考證,專家認為這批藏文典籍主要以《大藏經》為主,最早抄寫年代為元代,最晚抄寫年代為清代。在二○○四年前長期封存在庫房中,曾遭受水浸和蟲害等破壞,所幸大部分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