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健康食品如優酪乳等糖分將限量標示,美國糖果大廠也吹減糖風。圖/資料照片
國內健康食品如優酪乳等糖分將限量標示,美國糖果大廠也吹減糖風。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健康食品想拿小綠人標章,不能太「甜」。
衛福部食藥署修正「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原則」,首度敘明精緻糖的限量標示規範,要求個別健康食品的建議攝取量,不能超過每日二十五公克上限,目前取得健康食品查驗登記的產品,將近四百項,均符合糖量限制規定。
糖量最易超標的健康食品,包括優酪乳、發酵乳、飲料醋等,未來產品送審,均需依規定辦理,確保民眾吃得健康。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表示,優酪乳、發酵乳及飲料性質的醋,由於產品本身吃起來味道偏酸,廠商都會另外添加精緻糖,糖量百分比較高,過去健康食品審查原則雖要求少油、少鹽、少糖,三年前開始輔導廠商降糖,但規定「少糖」過於籠統,決定明確限制糖量。
周珮如表示,精緻糖攝取過多,易造成肥胖且引發慢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二千大卡計算,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二百大卡,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五十公克。由於健康食品有攝取量限制,一天不能吃多,所以限制一天的用量不得超過每天建議糖量的一半,即二十五公克。
此外,若產品額外添加糖介於十七到二十五克,其外包裝則須標示「請注意熱量攝取」等警語。周珮如指出,目前取得健康食品查驗登記的產品,將近四百項,均符合糖量限制規定。
「健康食品吃太少沒效、吃太多是負擔。」她提醒民眾,以耳熟能詳的養樂多為例,一天攝取量建議為一百毫升,也就是一小罐,但許多小朋友不知道,也未看標示,把養樂多當飲料喝好多罐,可能沒達到保健功效卻造成發胖情形。
未來明確限制標示攝取糖量後,可望提醒民眾注意並加以控制,讓健康食品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