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炎炎夏日,不少民眾會到海邊戲水消暑,台東海岸線長達一百七十六公里,幾乎處處可下水。官方沿海岸設置六十多處「緊急救生點」,以防不時之需,但民眾發現竟有一半只見柱子,沒有救生圈等救生設備,形同虛設。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設有三十八個緊急救生點,東管處表示,救生設備每年平均會不見十個左右,會派人巡視,只要發現不見就會補上。至於風景區外海岸線的救生點歸誰管理,縣府、海巡單位認知不同,縣府農業局後來表示,會清查救生點現況,設法補齊救生設備。
台東市林姓市民說,緊急救生點多年前設置,但就只有柱子,沒看過有救生圈掛在上面,「沒有救生設備,何必設置救生點」。太麻里張姓鄉民也說,隨處可見禁止戲水、游泳等警告牌,為防萬一又設救生點,但沒有救生設備,萬一有人溺水,根本無法及時搶救。
台東每年夏天常發生溺水意外,消防局從今年五月至今出勤五起救溺事件。為了海域安全,縣府和東管處在易出事海岸設置六十餘處緊急救生點,放置救生圈、魚雷浮標等救生設備,提供緊急救援使用。不過,海岸沿線救生點目前有一半僅剩告示牌,柱樁空盪盪,未見救生設備。東管處和農業局都呼籲民眾不用再拿走救生圈,因為那是公物,擅自取走要負刑責;此外,救生圈是有人落海等緊急狀況時,拿來救人命用,千萬不要因一己之私害了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