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間重拾夢想

文/于春 |2017.07.14
1332觀看次
字級

文/于春

當沿海地區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無數農民離開了土地,湧入其中,成為一名名流水線工人。他們起早貪黑,以超強的體力勞動換取微薄的工資。流水線工作單調,不停地重複著同一個動作,人們得不到一絲快樂,只為了活著而活著。

姨父今年六十歲了,工廠不敢再用他。他大半輩子在生產線上勞作,供養兩個子女成長,手裡沒有一點積蓄,又沒有退休金,必須找點事情做。老家的田地早荒蕪了,回家種地不太現實,他腦子一轉,有了主意。

姨父從小喜歡將機器拆拆合合,對裡面的構造充滿了好奇,家裡凡有電器,都被他拆過無數次。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機械工程師,然而生活的殘酷,逼得他不得不放棄夢想。

高考的時候,姨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機械工程專業。但是命運弄人,他的爸爸被查出糖尿病,急需用錢,他只能含淚放棄升學,成為千千萬萬流水線上的一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高強度勞作,讓他身心疲憊,夢想早被束之高閣。

現在,子女都成家立業了,姨父終於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重拾深藏內心的夢想。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學習機械修理,而且說幹就幹,通過熟人介紹,到一家修理店當學徒。但畢竟年紀大了,學習東西比較吃力,身邊的人都勸他,人都老了,不要瞎折騰,開個小店好好養老,才是正道。

姨父對於風言風語,從不反駁,更加認真學習技術。歲月在前行,兩年時間轉眼就過,姨父也出師了,然後頂了一間店面,開起了維修店。姨父態度和藹,從不喊價,別人給他多少就收多少,修理店幾乎不賺錢,僅能維持生活,姨父卻樂在其中,變得有精神,人也年輕了,整天笑容滿面。

其實,人們賺錢是次要的,活得有意義,找到生活的目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