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中油規畫斥資六百億元在桃園觀塘設液化天然氣(LNG)第三接收站,環團與在地居民質疑會破壞藻礁生態。中油董事長陳金德昨天指出,「藻礁是選擇問題」,預計施工地點的藻礁覆蓋率只有百分之三,中油也會在附近投入一億做藻礁保育。第三接收站是為了國家電力,希望民眾能「體諒國家的經濟發展」。
陳金德昨天到桃園觀音區舉行溝通說明會,陳金德承諾,未來第三接收站絕對不會蓋煉油廠,施工期間也會撥入四億元作為地方回饋金。
有民眾質疑,觀音的藻礁特別不一樣,一公分要長十年。陳金德回應,「每個石頭都要長很久」,觀塘工業區藻礁覆蓋率只有百分之三,他也承諾五年內投入一億元作藻礁生態保育。
陳金德指出,中油將依據溼地保育法採「異地補償」,不是將原有的藻礁挖起來移到別處,而是認養觀新及白玉藻礁,加強其他地區藻礁生態的多樣性。
環團日前引用中研院研究,指出接收站預定地發現一級保育類生物「柴山多杯孔珊瑚」,若開發將觸犯野生動物保護法,恐有刑事罪責。陳金德回應,柴山多杯孔珊瑚是因為是在柴山發現而命名,若在桃園海域找到,代表西部海域也有,環團對在哪裡發現、有多少珊瑚等都不清楚,要再請專家表示意見。
有民眾質疑,接收站只要三十公頃的面積,規畫開發面積卻高達兩百公頃,「多出來的土地是要幹嘛?」陳金德則表示,中油不可能主動限縮已通過環評的開發土地面積,但是中油「從頭到尾都沒有蓋煉油廠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