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輕鬆拍倒第13種子保加利亞選手狄米特羅夫,用球拍鼓掌接受觀眾歡呼。圖/美聯社
曾8度打進女單決賽拿下5冠、將滿37歲的美國名將大威廉絲,10日只花63分鐘,就擊退世界排名第29的克羅埃西亞19歲新星寇紐赫(Ana Konjuh),晉級8強。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會第3種子「瑞士特快車」費德勒10日在溫布頓網球賽男單第4輪以6:4、6:2、6:4輕鬆拍倒第13種子保加利亞選手狄米特羅夫(Grigor Dimitrov),生涯第50度挺進大滿貫賽8強,寫下網球史空前紀錄;上個世紀70、80年代的美國名將康諾斯(Jimmy Connors)以41次排第2、目前世界排名第4的塞爾維亞約克維奇(Novak Djokovic)39次位居第3。
今年屆滿36歲,「費爸」也在本屆溫網掀起「網球冠軍好老,40歲仍有機會大賽封王」的話題。
1972年,當狀況超好、高齡37歲的羅塞瓦高高舉起澳洲公開賽的冠軍獎盃時,他可能思考這個「最老網球大滿貫冠軍」紀錄會高懸多久。畢竟,兩年後的溫布頓和美國公開賽,他最後都敗給了當時才剛剛冒出頭的22歲小將康諾斯。
羅塞瓦37歲奪冠 高懸45年
在那之後,山普拉斯、阿格西、康諾斯等好手叱吒網壇,相繼拿下大賽冠軍,他們的球技都沒話說,但羅塞瓦的紀錄,至今已高懸45年。
ATP男網巡迴賽前醫療長諾瑞斯(Bill Norris)表示,隨著運動醫學突飛猛進,倒也不是無法想像未來會有40歲的高齡選手贏得大賽冠軍。
諾瑞斯在美國佛州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我不認為(40歲大賽冠軍)遙不可及,反而認為非常可能。今天的球員有運動科學幫忙,我們比以往更了解身體,球員們知道怎麼做更好的準備。」
澳洲名將拉佛(Rod Laver)1969年橫掃四大滿貫賽時,是首次由年逾30歲的網球選手包辦四大賽。而在過去的1年,先是瑞士瓦林卡以31歲之齡勇奪美國公開賽冠軍,接著費德勒在墨爾本球場奪得澳網冠軍,西班牙名將納達爾則在法國公開賽封王。
本屆溫布頓則首次看到前5大種子都超過30歲,他們是英國莫瑞、約克維奇、納達爾、費德勒、瓦林卡。
有7名30歲以上選手打進本屆溫網第2周的比賽,包括納達爾、費德勒、約克維奇、莫瑞,以及南非長人安德森、盧森堡好手穆勒、捷克名將柏迪奇,30歲以下選手打不進本屆4強的情況極有可能出現。
74歲的諾瑞斯表示:「30來歲的選手是好的運動科學、好的訓練和好的營養的受益者,不同領域組成了我所謂的網球醫學。我們在製造更快、更強的選手,他們知道怎麼取得平衡、什麼時候要休息。」
費爸退休權 交給太座
費爸曾透露他隨時可能退休:「只要老婆蜜兒卡不想再過這樣旅行的生活,我就不打了。」目前蜜兒卡沒有每站都跟,畢竟照料4個小孩非常辛苦,「沒有她就沒有我,她不想再奔波我就不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