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縣市垃圾大戰將有解。環保署預告訂定「現有廢棄物清除處理設施統一調度辦法」,法規明定中央主管機關訂定統一調度條件、方式、費用及其他應遵循事項,被調度者不得拒絕。
近期雲林斗六垃圾大量堆積,影響環境衛生,也在縣市間彼此因為收費、權利義務談不攏起衝突;環保署雖早介入協調,但過程不如想像中順利,為了讓中央統一調度處理垃圾,因此預告草案,讓垃圾調度有明確的法源依據。
環保署督察總隊長吳盛忠表示,主要是希望各縣市環保局,每年盤點各縣市應處理多少垃圾,若還有缺口,才向環保署提出統一調度,他說,各縣市應該自立,要先規畫自己如何減量處理,才能向環保署申請調度。
吳盛忠表示,全台有二十四座焚化爐,每年焚燒六百五十萬公噸,處理垃圾沒有問題,但確實有偶發事件,例如風災後大量垃圾出現;禽流感疫情嚴峻,協助焚燒死禽屍體;或者縣市間付費機制、權利義務談不攏、焚化爐正在歲修等,有非正常運轉狀態,首先要自己克服,再來向環保署申請協調。
他表示,以雲林為例,雲林自己有掩埋場,環保署也協調台塑協助燃燒部分垃圾,包括鄰近縣市、北高兩市都有幫忙,因此才會爆出底渣回運喬不攏問題;中央已經通過多元垃圾處理方案,雲林會先補助垃圾脫水設備,脫完水後六十公噸垃圾立刻減半為三十公噸;同時還有MBT機械生物處理設備,將垃圾分類更乾淨、讓垃圾減少均質化,最快兩年可以解決雲林垃圾問題。
根據預告的廢棄物清理法,現有廢棄物處理設施應優先處理一般廢棄物,不得因收受一般事業廢棄物,而排擠一般廢棄物處理量能。同時要求各縣市,定期提報一般廢棄物清理計畫,及廢棄物處理設施營運資料,環保署才能規畫調度,及預控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