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調,六成民眾不了解前瞻計畫內容,近五成不支持,多數認為無助於經濟改善,擔心淪為蚊子建設,更反對舉債推動。學者呼籲政府應放慢腳步,開闢溝通管道,廣納各方意見,不能強行通過。
政府有心積極建設,值得肯定,但應多方面詳細評估,尤應考量人民意見、經費來源、經濟效益及未來發展,以決定有無「必要性」,並且依輕重緩急逐步進行,避免浪費國家資源。
蔡政府提出前瞻計畫,雖然許多縣市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因事先未提出周詳方案與民眾溝通,遭批評撒錢、政治買票、債留子孫,民意反而不買帳,應是始料未及。
既然逾半民調有疑慮,是否具有必要性與急迫性,都有待取得多數共識,蔡政府應順應民意,從長計議,結合國土規畫、區域平衡及國家財政,通盤檢討,舉辦公聽會廣納人民聲音後,修正計畫內容,加強資訊公開透明的宣傳,讓更多民眾支持,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曦曦(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