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樹葉文化

李盛仙 |2007.05.11
301觀看次
字級

歷史上,樹葉曾經和文化結下過不解之緣,留下了許多有趣的佳話。

中國很有學術價值的《南樹輟耕錄》一書,是元末著名學者陶宗儀全部依賴他的樹葉筆記所編纂而成。

當時,陶宗儀避亂江華亭,每天清早下田幹活,累了便坐在樹下歇息、讀書,每有所感,取出隨身帶來的筆硯,在樹葉上記下來,並將樹葉筆記放入準備好的瓦盆內,埋入樹下。

經過十多年嘔心瀝血的努力,竟然得樹葉筆記數缸。後經過他的加工處理,完成三十卷《南樹輟耕錄》。

在歷代文人的眼中,葉子不僅僅是一片片葉子,還是一個個富於感情的知己,也可以是一種精神寄託。葉子可以傳遞愛情,也可傳遞親情和友情。「無邊落木蕭蕭下」,葉子可以抒發悲涼感傷的心情;「霜葉紅於二月花」,葉子也可以表現樂觀的意志。

樹葉不僅與文字緊密相連,與音樂也結下過不解之緣。據載,蔡文姬從匈奴回漢時,當地百姓摘來一片片樹葉放在嘴上,吹出縷縷婉轉的旋律,以寄託離別的愁緒。蔡文姬回漢後,就在古琴上模擬發揮創意,終於譜成《胡笳十八拍》。嚴格說來,《胡笳十八拍》的「模特兒」正是樹葉的旋律。

到了音樂繁榮的唐代,樹葉居然一躍登上了大雅之堂。當時樂隊規定,在演奏宴樂時,必須有「吹葉」一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