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昕霈
高度近視是青光眼的危險群,而青光眼是造成視神經萎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國約有三至四百萬人罹患青光眼,全世界約有五千萬人罹患此疾病,全世界約五百萬人因它而失明;在美國,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主因,台灣則有數十萬人之多。
正常的眼壓範圍大約在十至二十二毫米汞柱(mmHg)之間青光眼產生原因是因產生房水過多或排水系統阻塞,過多的眼液堆積眼球內,則壓力就會開始上升,造成眼壓過高:過高的眼壓可以直接壓迫神經纖維,導致視覺神經的萎縮或死亡。多數青光眼患者並無明顯自覺症狀,即使眼壓高於二十毫米汞柱,也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更有些青光眼患者眼壓是正常的。一般患者常因眼睛脹痛或不明頭痛而求診,許多是經眼科醫師檢查後才發現。
治療上可採眼針與頭皮針配合,可立即降眼壓且效果顯著,而且收縮壓和舒張壓也都有顯著的下降:針灸不但能提高視神經的傳導速度和幅度,增加眼底血管的通透性,修復視神經細胞。但對於病期長預期療效較不明顯,故必須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段(通常病發半年內)視神經萎縮多因肝腎氣血不足或氣滯血瘀所致,若能搭配中藥服用,多能達到滋養肝腎及通竅明目的功效。
視覺恢復程度跟中醫針灸搭配吃藥介入治療的時間點,以及治療頻率與時間長短有關。此眼疾療程較長,患者必須耐心診治三至六個月,每周針灸二至三次療效最佳,若時間無法配合,至少維持每周一次,青光眼患者至少要每年檢查一次眼底,瞭解眼底的視神經狀況,並配合視野檢查,定期追蹤此外,多食用富含花青素或葉黃素的深色蔬果,例如芝麻、綠花椰菜、地瓜葉、玉米、葡萄、奇異果、枸杞,並經常按摩眼周穴位和保持正常睡眠,對視力的復原都有莫大幫助。
(作者為屏東市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