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守護家園 回到童年記憶

 |2017.06.30
1465觀看次
字級
賴金田、許美菊夫妻現居的老宅,傳達出夫妻倆愛山的胸懷。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為了讓自己的家園,成為自己童年記憶的樣子。」台東縣長濱鄉竹湖山區農場主人賴金田與妻子許美菊長期守護家鄉林地,協助當地孕育出螢火蟲棲地,並在自家復育三十多種台灣已少見的殼斗科植物原生種苗;台東林管處與他簽訂「山林復育認養造林合作備忘錄」,盼借重他的專業與對山林的熱情,培育殼斗科植物林相、推動竹湖山林原始多樣性。

台東林管處與賴金田攜手,創下台東個人正式認養山林的首例。賴金田說,在竹湖土生土長,除了讀書、當兵,從未離開這塊土地,幼年穿梭山林、與多種生態玩樂的記憶猶新,但多年來因氣候變遷、人為開墾等因素,家鄉周邊林相大幅改變,讓他不勝感慨。

妻子、女兒也熱愛自然

曾在花蓮門諾醫院擔任主管的許美菊,當時年薪百萬,她回憶,兩人一度過著「平日他在台東山區、我在花蓮都會」的生活,她休假便帶大女兒回竹湖享受大自然。直到第二個孩子即將出世,許美菊同時發現大女兒和父親一樣,對山林充滿莫名的熱衷與依賴,毅然決定辭職回竹湖。

許美菊說,原本以為山居生活簡約,短縮收入也能過得去;沒想到丈夫長期照顧山林的用心激起她的「山林魂」,為免於野溪上游一處私人土地賣給養雞業;想到廢水排放汙染威脅,她全力支持丈夫貸款買下這片私人地段,也負債千萬元。野溪內稀有的蟹類及各種珍貴生態,一旦上游環境破壞,賴金田說,「能保護就應該盡力去做,不要後悔」。

兩人靠著銷售天然無毒作物,芭蕉、柑橘等賺取微薄收入,儘管山中有猴害,且不時就來幾場風災導致收成損毀,幸一家四口生活簡樸,賴金田夫妻笑說「山裡也花不了錢」。

賴金田觀察每片土地需求,發現一片三點一公頃林地已成螢火蟲天堂,不時前往刈草除蔓、視況修剪林木雜枝,營造最佳螢火蟲棲地,每年春末夏初,可見紋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端黑螢、台灣山窗螢等身影,尤以紋胸黑翅螢最多達數萬隻。

賴金田表示,台灣原有四十多種殼斗科植物,包括檞櫟等樹種已難再見;他在自家栽下約二十種殼斗科植物,屬中、低海拔樹種,再取其種子育苗,另也在山林中尋獲其他種殼斗科植物種子帶回家栽培,如今育苗種類超過三十種。

石階、草地是無價寶藏

數年前夫妻倆在鳥友鼓勵下成立「竹湖山居」,雖然僅三間平房小室,周邊環繞的綠蔭、石階與青草地卻是無價寶藏,提供有心貼近自然者,體驗珍貴山林資源的機會,並在賴金田引領下,親山、愛山,帶著尊敬的心,造訪山色水景。

夫妻倆不時就會分享「山中美食」,僅管只是一尾黑喉海魚,兩人在臉書寫道「配上山裡的綠葉與月桃花,有沒山珍海味的感覺」,顯現擁抱自然、恬淡知足的心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