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廁所兩種不同文宣都在廁所牆壁,讓人搞不清楚要丟還是不要丟。圖/程平
【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新政策「衛生紙丟馬桶」七月一日上路,立法院院內的廁所張貼「請將衛生紙丟入馬桶公告」,舊公告「請勿將衛生紙丟入馬桶,以免造成阻塞的文宣」,卻還沒撕除,造成兩種不同文宣都在廁所牆壁,成為「一所兩制」的怪異景象。
公部門為公廁示範對象,優先推行衛生紙丟馬桶政策,立法院提供的衛生紙,是否符合丟入馬桶的材質,或是老舊建築物的水管,是否會因為衛生紙投入造成阻塞,都是必須面臨的問題。
對於同時出現要丟馬桶和勿丟馬桶兩種公告,立法院總務處長蔡衛民說,立法院在環保署政策上路前,已經開始推行衛生紙要丟馬桶,後來北市衛生局來函,如果有不適合丟馬桶的狀況(例如會造成水管阻塞或是衛生紙規格不符),還是要特別告知,所以才把舊公告留著。對於廁所有兩種公告文宣不一致的情形,總務處會去修正。
環保署力推衛生紙丟馬桶政策,包括公家機關、醫院等全國七萬八千處經列管公廁,都是政策執行重點,環保署要求列管公廁應在六月底前,張貼完成衛生紙請丟馬桶圖示,許多中央機關公務員仍然沒有注意到廁所是否有貼告示。
一名公務員表示,公家機關的衛生紙都是可溶性的,同事都有配合政策,有時候還是會忘記衛生紙可丟馬桶,還是照過去習慣扔進垃圾桶,都丟進垃圾桶了,總不好再撿起來。很多政府機關設備老舊,就算推行衛生紙丟馬桶,水壓也不一定夠強,擔心造成水管堵塞,配套措施不夠,反而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