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上貼出文章,教書二十多年,在教學評鑑上沒有獲得肯定,甚至有學生給他零分,讓他心生感慨。
教學評鑑的議題,每年都會被討論。筆者就讀專科時擔任班代,某一堂課,我將點名簿交給老師,他往講桌下一丟,告訴同學絕不會點名。
不點名也不扣分,漸漸沒人來上課;更誇張的是,期中、期末考簽名就有六十分,學生素質可想而知。到了後期,班上只剩我一個人,三節課兩人面面相覷,枯坐了三小時。最不可思議的是,教學評鑑結果出爐,他居然是全校最高分。
就讀研究所時,有位兼職教授說,他曾經嚴格管理學生,落得評鑑分數最低,屢試不爽後,滿腔熱誠化作冷漠,他不再得罪「衣食父母」,如今已晉升主任。
教育專家希望學生尊敬老師,卻設定怪異的評鑑制度,這個超級怪獸本身就大有問題,基本綱常完全被推翻了。莫怪某醫學博士寧可放棄教學,改行從事殯葬業。
每年的教學評鑑制度,是學生考核老師。學生成績「不舒服」時,會對老師報復打低分;老師依學生表現給分,卻擔心飯碗不保,不想被「大怪獸」吞噬,只好「睜一眼,閉一眼」,如此惡形循環,教育體質豈能變好?這顛倒夢想的評鑑制度,真是教育的悲哀!
吳介民(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