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南韓朝「脫核」邁進的艱難挑戰

文/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2017.06.21
1336觀看次
字級

文/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南韓總統文在寅就任滿月,在展現出不同於過往李明博與朴槿惠兩位前朝總統的親民並重視對話的形象後,獲得民眾好感。這兩周,其所提名的外交部長與法務部長人選,分別被揭發出不動產買賣與偽裝結婚等風波,引發在野陣營撻伐,但對文的民調滿意度,仍高於七成,多數百姓仍期望他能有一番作為,而最近受到外界關注的,莫過於他倡議南韓走向「非核化」。

上任首周,為打擊嚴重空汙,文總統下令中止八座機齡超過三十年的火力電廠運作。恰巧,碰上已運轉三十九年的南韓最老核電廠─古里電廠一號機組於兩天前永久除役,文總統趁勢發表「朝脫核國家方向出發」的目標,宣示將不再為老舊核電廠延役,並將在尋求民意共識下,中斷還在興建中核電廠。

此前,南韓有古里、月城、韓光與韓月四大核電廠、共二十五個機組(反應爐),支撐著全國百分之三十發電量,比率僅次於法國,高居世界第二。邁向「非核」原本對南韓而言,是有點遙不可及的夢想,一來是南韓享有相較其他世界先進國家較低廉的電費,二來是核能高效率性,已為不少民眾與商家帶來便利。

不僅發展重工業,漸趨密集的還有全天營業的服務業者增加,還有愈趨極端的氣候異常,讓夏天更熱、冬天更冷,又相較台灣,冬天的南韓民宅中普遍設有暖氣系統,民生用電有龐大需求,發展核能一直被視為維持或提升電力供應的最佳方法。在二千年初中期,緩解全球暖化與排碳的呼聲漸高的國際情勢下,核能更被當作救星,直到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才見南韓輿論對核安問題有進一步的關心與檢視。

但李明博與朴槿惠兩任保守派政權,基本上一直力挺核電。曾任現代建設會長的李明博,八○年代就直接經手處理南韓十二座核電機組的竣工;當上總統後,更大張旗鼓把核電技術輸出中東;朴槿惠上台後,則將本來直屬總統的原子力安全委員會,降為總理管理,在反核意識逐漸萌芽的這幾年,比起推廣節能或發展再生能源,朴更強調檢驗與維護核安,只是上任第一年,就發生核電零組件造假弊案,輿論對核安質疑聲浪也愈來愈大。

兩任政權內,南韓又新增加六座核電機組,對核能依賴加深。如今,文總統的「脫核宣示」,包括削減核能比重、提升原安會層級,並將核安列為安保一環,不少環團對政府終於展現改革心意表露期待。但接著挑戰才將一波波來臨。

保守派政權過往太倚賴核電,缺乏開發與提升再生能源,如今文總統「大轉彎」,若火力及核能電廠相繼除役,會不會影響發電量,最後使得用電成本轉嫁百姓身上,反向引發民怨?短期內,天然氣與再生能源將成為潛力股,但現階段得投入比核電還多的成本,也會增加南韓能源進口,政府接下來須提出因應策略,並說服與穩固民心,「非核之路」才會平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