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爭奪鬧劇終於塵埃落定,過程中政治鬥爭斧鑿痕跡斑斑。
北農是全國最大的蔬果交易平台,對於穩定國內農產品價格責任重大,而一個現代化的公司需要專業治理,北農亦復如此。從過去經驗可以看到北農的人事任用、拍賣制度、經費開支、菜蟲、供需調配等,確實有許多需要大力改革之處。這些缺失,綠營民代在議會上多次提出嚴厲批評,如今改朝換代,由蔡政府屬意的民進黨智庫董事吳音寧,順利坐上總經理的位子,不管她是不是最佳人選,其專業能力足不足以勝任,既然是農委會主委、副主委大力背書的人選,希望真如農委會副主委所言,可終結農會派系選舉亂象。
不過,為了農民生計及消費者權益著想,媒體及農運團體不能循私,應該針對北農新的管理高層,是否進行具體改革做出成績給予嚴格監督,並讓民眾了解,蔡政府大力背書的人選,是否真的是適當人才,作為下次選舉時投票的重要參考,才能導正政客亂開支票的慣性。
過去遇到天災農損時,農委會高層批評北農調節供需穩定菜價時表現不佳,才會引發民怨,揚言將該進口業務移給「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不知在北農高層換成「自己人」後,該業務要由哪個單位來執行,才能發揮真正的功效?政府施政應朝制度改革,而不是因人設事。
台灣處於多風災地區,這些年台灣人民已經受夠了農產品價格經常性大幅波動以及黑心食品的傷害,而台灣農業問題也已經從生產技術轉變為市場挑戰。蔡政府農政高官自信滿滿,為新北農未來畫出許多大餅,新任總經理也提出許多看法,能否兌現全民都在看,而答案將很快揭曉!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