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百寶箱》雲在青天 水在瓶

李蕭錕/文‧圖 |2007.05.09
846觀看次
字級


●水墨禪畫:「雲在青天水在瓶」

●詩堂書法: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李翱詩贈藥山禪師)

惟儼禪師(七五一 ~ 八三四),俗姓韓,絳州(今山西新絳一帶)人,十七歲時出家,先後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和馬祖道一禪師而悟法要。因住澧州(今湖南澧縣)藥山,又稱藥山禪師,法席極盛。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帶)刺史兼文學家與哲學家李翱,極向慕惟儼禪師,曾入山拜謁請教,後著《復性書》,將禪宗義理融入儒家學說,開宋明理學之先聲。

《景德傳燈》卷十四,曾記載惟嚴與李翱的對話:

朗州刺史向師玄化,屢請不起,乃躬自入山謁之。

師執經卷不顧。侍者白曰:「太守在此。」

翱性褊急,乃言曰:「見面不如聞名。」師呼:「太守。」翱應諾。

師曰:「何得貴耳賤目?」翱拱手謝之,問曰:「如何是道?」

師以手指上下,曰:「會麼?」翱曰:「不會。」

師曰:「雲在天,水在瓶。」

翱乃欣愜作禮。

這段對白是說,李翱貴為朗州刺史,因仰慕惟儼禪師的禪道教化,曾多次派人邀為座上客,但都為禪師所拒,不得已,只好親自入山拜見禪師。

禪師當時手持經卷,不看李翱。

侍者說:「太守來此。」

李翱氣量小,性情急,直說:「見面不如聞名。」

禪師呼喚:「太守。」李翱應答。

禪師問:「為何寧可相信自己的耳朵,卻輕忽自己眼睛所見?」

李翱自覺失禮,便拱手作揖謝罪,抬頭問禪師:「什麼是道?」

禪師並沒有回話,只有手指向天上,又指向地上,並問李翱:「你懂了嗎?」

李翱:「不懂!」

禪師開始說法:「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似乎有所了悟,欣然向禪師恭敬地禮拜。

道即天地運行之理,宇宙自然之道,惟儼禪師以一句「雲在青天水在瓶」,直道此中玄機,明歷歷,露堂堂,毫無隱藏││雲就該在天上漂浮,水就應裝置於水瓶之中,這就是襌,這即是道;如果是「雲在瓶中,水在天」,則反其道而行,則遠離道,也遠離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