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健局調查發現,近四成媽媽擔心奶水不夠,有人甚至詢問,是否可餵食其他人的母奶,國健局強調,真正奶水不足的比率百分之二,只要哺育方式對,幾乎沒問題。因此,國健局不鼓勵買母乳,或讓寶寶食用別人母乳。
國健局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產後一個月哺育母奶的比率為三成三,但是到了產後四個月後,哺乳率即大幅下降,只剩一成七,主要原因在於奶水不夠、集乳不易以及沒有哺乳室。
國健局婦幼組組長吳聖良表示,該局於民國九十三年成立免付費哺乳專線○八○○八七○八七○(要餵奶、要餵奶、台語諧音),迄今共接獲兩萬多通,其中以擔心奶水不夠是媽媽們最大的困擾。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秘書長王淑芳表示,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只有五西西,對於多數健康足月寶寶來說,少量的初乳就能滿足需求。
一般來說,大多數母親於產後一個月平均每天製造七百五十西西的乳汁,即使是重度營養不良的婦女一天也能製造出五百西西的乳汁,都可以滿足寶寶需求。
國健局技正林桂美表示,許多媽媽以為哺育寶寶時,一次只能用一側乳房,其實是不對的,寶寶可以吸食兩側乳房,媽媽不用擔心乳汁不夠。
至於網路上出現的母乳商品,林桂美認為,母乳也是體液的一種,除非了解對方的身體狀況,確定母乳來源安全無誤,否則讓寶寶食用別人的母乳,相當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