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賴姓茶農三年前購進九千多斤越南茶,冒充凍頂茶,參加鹿谷凍頂茶合作社主辦的「一○四年冬季茶賽」,結果有近五百斤獲獎,一斤三百六十元的越南茶,最高賣到一斤二千八百元。。
茶農辛苦種植茶葉,希望所生產的茶葉賣好價錢。各縣市政府也透過每年的「茶賽」評比,讓贏得好名次的茶農,可以藉以提高賣點與好價錢。
既然評比的目的在鼓勵認真的茶農與優質的茶品,所以讓每一種茶葉都是茶農們用心、用力的辛苦付出的結晶,透過嚴格評審後,給獎、認證,茶農們因此問心無愧的得獎,即便是高價格賣出,應該也是實至名歸。
所以舉凡報名參賽者,應該被要求透過錄影,從植栽到照顧,到收成與烘焙,乃至所有成品都有影像可以證明。
我的故鄉馬祖,原本就無法種植茶葉,但是有一位台灣去的外地人,租了一大片土地,鮮少看到他雇請工人採收與處理茶葉等,但他卻獲得地方政府的鼓勵,到台灣參展茶葉品。
他是從家鄉苗栗或對岸大陸大批購進成品,經過重新包裝後,成為全島獨家茶品商家,每年獲利非常可觀。類似這種沒有認真種茶,卻能大發利市的詐欺銷售行為,何嘗不是像南投賴姓茶農一樣違法的翻版。
台灣茶葉進口並不複雜,舉凡來自東南亞鄰近國家居多,至於大陸也不少。如今南投查獲「越南茶冒充本地茶」詐欺案,顯然想不勞而獲的茶農、茶商們,應該不僅止於個案。
攸關台茶信譽,市面上販售茶葉的店家,務必被要求茶的「履歷表」,否則被查出不是本地生產茶葉的假冒銷售,除了依詐欺起訴外,取消茶農販賣和參加茶賽。
韓靖(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