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中教育會考甫放榜,許多國中生考完後都說「壓力終於解放」,而教育部從二○一一年推行十二年國教,其中一項目標為了「減緩學生壓力」,但據兒童福利聯盟昨天公布的「二○一七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百分之五十點四的小五至國二學生有學習疲勞、甚至有百分之十二點七「學習過勞」,比起未推動十二年國教前更加惡化。
兒盟公布針對小五至國二學生做的「二○一七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十二年國教施行六年後,輕微疲勞比率從二○一一年的百分之二十八點四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九點二,中等疲勞則從百分之三十四點二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七點七,過量疲勞則維持在百分之十二點七。
該調查將學習疲勞分成壓力負荷、學習興趣與身心症狀等三大項,百分之三十六點六受訪學生反映「我在上完一天課(含補習),我就覺得累垮了」,百分之二十一點四的學生認為「現在念那麼多書,對將來根本沒什麼用處」,甚至有百分之十三點四的學生出現失眠等身心症狀。
最大壓力來源:家長
調查也指出,造成孩子學習疲勞的原因,包括家長期待、個人期許、睡眠不足、考試等疲勞轟炸及休息時間不足等有關。其中家長拿別家孩子的課業表現跟自家孩子比較,是學童最大壓力來源,比率從二○一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二,上升至二○一七年的百分之五十二點二,而也有百分之四十六點二的學生覺得成績無法達到自我期望,甚至有百分之二十點九擔心自己成績太差會被同學看不起。
另外,學校大考小考頻繁,也是造成學習疲勞的原因,「近兩個月中,平均一周有四天以上要考試」比率達百分之四十七點八,百分之二十八點八學童認為「自己根本是考試機器人」。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分析,過去大家都認為學生的壓力太大,因此十二年國教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壓力,沒想到不減反增,反而造成學童更多壓力。
陳麗如也呼籲,家長應「多些關心」、「少些比較」、「多些討論」及「少些壓力」,家長應透過平日的親子互動多關心非學科表現、不要拿孩子們做為比較的對象、家長與孩子討論後訂定個別的學習計畫、也透過「學習壓力檢核表」讓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是否已經面臨學習疲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