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在臉書表示,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問題不在千金,而在「早知道」。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巴拿馬與大陸建交,與台灣斷交。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在臉書表示,問題不在千金,而在早知道;政府光說「氣話」,有用嗎?
他說,台巴斷交消息一出,台灣出現各種反應,馬英九的眉批最為精闢,這事「遺憾,但不意外」。他想對官方和部分輿論出現的各種反應,表達3點感想。
第1、政府光說「氣話」,有用嗎?
蔡政府的應對方式是:蔡總統把公開行程改成不公開,再由祕書長、外交部、陸委會出來罵巴拿馬罵大陸:「高度遺憾」、「強烈不滿」、「憤怒」、「(被)欺矇到最後一刻」、「嚴厲譴責」、「錯誤做法」,怒氣沖天、罵聲不絕。然而,如果你們是一般民眾,罵一罵發洩情緒還情有可原,但你們是官員,罵完了,然後呢?
第2、問題不在「千金」,問題在「早知道」。
總統府祕書長在聲明中說,「我們不會以金錢的投入來進行外交上的競逐」,顯然把斷交怪給「千金」不敵大陸。但台灣經濟力不敵大陸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過去不發生的現在發生?這答案其實是「早知道」。不認「九二共識」、不努力營造兩岸善意的那一天起,等於宣告了對外關係的「休兵」不再。
第3、不是「一中」,哪來的「107年」?
許多台灣媒體在報導中說,台灣與巴拿馬長達「107」年的關係生變,仔細讀完才知那是從1910年宣統元年算起,加上後來巴拿馬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包括統治大陸與來到台灣的中華民國,合起來共「107」年。換言之,這種算法完全體現了「一中原則」。能這樣算的媒體朋友,怎能不去理解「一中原則」的難以動搖和兩岸關係的錯綜複雜?是否應該督促官員,與其挑戰「一中原則」,不如回來好好處理微妙複雜的兩岸關係才是正道?
值得注意的是,總統府在聲明稿中說「政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陸委會也說「不排除檢討相關政策」,這代表蔡政府終於要朝回到九二共識、促進和解善意的方向轉身了嗎?看來不是,這兩句話更像是應了大陸俗話說的「一條道兒走到黑」。真是如此,更多的「早知道」恐怕就不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