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雨不斷,機車騎士自摔意外頻傳。根據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近三年機車「犁田」件數高達二千一百四十三件,造成三十七死、二千二百八十五傷,平均每天就有二起機車「犁田」案件。台北市議員潘懷宗質疑是「標線防滑基準不足」惹的禍,雨天的道路標線已成為機車族的「隱形殺手」。
對此,北市交工處表示,標線防滑係數確實是個問題,將朝「減量」、「提高防滑係數」等兩大方向著手改善。
根據北市交大統計,若從機車自摔路段來分析,包括大度路一至三段、承德路六、七段、木柵路一、四、五段、和平東路三至五段、中山北路一、三段,都是熱門機車犁田路段。
潘懷宗強調,儘管不是每件機車自摔案件都和標線有關,但標線過滑絕對是造成機車族自摔的原因之一。北市府新版i-voting中,也有民眾自主提案,希望可以提高標線防滑係數。
潘懷宗表示,根據交通部規定,標線防滑係數只要達45BPN就足夠,但防滑係數測試往往都在畫設好的二周內去量測,實際上只要使用超過一年以上,防滑係數就會開始下降;標線型人行道的防滑係數高達65BPN,每平方公尺成本也較45BPN高出許多。
「台北市目前只有民權大橋、重陽橋等部分路段的標線達到65BPN」,潘懷宗強調,路不平早已是許多駕駛心中的痛,如今眼看暴雨又要來襲,北市府應盡快全面提升道路標線防滑係數,重視民眾的生命安全。
對此,北市交工處長謝銘鴻表示,目前採取兩個策略,一個是「減量」,包括斑馬線間距從四十公分改為八十公分,減少斑馬線畫設;另外像是巷弄慢行標誌、指向線等也將減量,減少機車騎乘時的標線摩擦面積。另外也會針對標線「提高防滑係數」,從原本的45BPN提高到65BPN,不過由於預算有限,將與新工處研商,針對新鋪設道路先行施作。
新北 逐步換上高係數
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科長葉燿墩表示,去年針對幾個機車較多的路段、橋梁,將標線防滑係數從45BPN升到65BPN以上,接近柏油抗滑係數。另外,若遇到重鋪大規模道路,養工處會自動使用防滑係數65以上的標線,希望「逐步汰換」。
台南市警局交通大隊分析,自撞、自摔的機車事故,多為閃車時自撞電線桿、超車時車速過快「犁田」,轉彎時路況不熟加上搶快失速摔車,和標線較無直接關聯。台南市交通局長林炎成表示,目前標線的摩擦係數都在三十五以上,市府已挑選三條示範道路,新標線摩擦係數達六十,更不容易滑。
「打滑是複雜的狀況,除了標線,跟道路平整度、車胎紋深度及騎士本身車速等都有關係,很難歸咎單一因素。」高市交通局主祕黃榮輝表示,一般標誌標線依交通部規範45BPN為基準,彩色標線防滑係數則在65以上,機車較多的路段會採防滑係數高的彩色標線,並每二年重繪,確保防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