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香港

謝鴻文‧陳忠藏耟圖 |2007.05.08
315觀看次
字級

農曆年前待在香港那幾天,刻意避開中環、尖沙咀、銅鑼灣這些鬧區,住在東九龍的舊城區,無非是喜歡那兒新舊夾陳的感覺,看老事物依然有個位置安在,新玩意也可以得到青睞的眼光。

連著幾天皆是冬陽和煦的好天氣,總是先欣賞完早晨的陽光在飯店米黃色窗簾上的舞蹈,整裝梳洗過後,散步到五分鐘路程近的九龍寨城公園。

公園佔地廣闊,有清朝遺留的城牆、衙門遺跡,還有一九九三年後才精心設計建造出來的中國傳統庭園。我沒有依循參觀方向指標,偏愛逆向而行,聆聽邀山樓前一片爆竹花的呼喚後,向邀山樓而行。

漸次迤邐眼前的是一派蘇州園林的景象,在人造的空間裡,引進山石水泉,遍植花草樹木,亭閣廡廊,黑瓦紅柱白牆,次序井然林立,不管停佇哪一個角落,讓心定下來靜觀,周遭人事物便開始與我的心靈對話,慷慨無藏地將美共享。

廣蔭亭的圓形拱門,竹影綽約映照在白淨門牆上,亂舞紛紛好似宣紙上的行草。我深覺光影的魔術就是藝術,遂可以理解為何印象派畫家莫內等人如此著迷日光在大千世界的幻變了。

再前行,也愛在橘中秘亭前的長廊迂迴環繞,看廊道裡處處練功的人,順著沉緩古樂,把力勢推出去,彷彿天地乾坤都可掌握了;練功的人內心縱有憂悶,一拳一拳的收放之間,似乎也被消解了。橘中秘亭簷下有一處楹聯我頗喜歡,取出隨身的筆記抄下︰「滄桑換世開新境,花鳥留人說故城。」是啊!世界萬象俱是會幻滅的滄海桑田,然而面對幻變,倘若可以留守護持住人對萬事萬物愛的初衷,眼前未逝去萎落的草木花鳥,都可以陪有情人續說新章。所以當我繼續在園裡漫步徐行,不時與長歌不息的鳥兒相遇,但鳥喧愈是熱鬧,人的心卻愈益虛靜起來,游思騁懷更顯漫無邊際。

偶爾還見著提著竹籠的遛鳥人,便揣想人極力瞭解豢養的寵物,悉心照顧,但那黑鴉鴉的畫眉鳥可會知曉的心?而主人的昔時舊事,鳥語可會傳述?但其實,我也不必力求解答,因為從主人和鳥的神態裡,我又已經感受到一種相依相偎舒泰的情感了。

整個公園裡,我最愛的是童樂園一區。一塊橢圓茸茸碧草之上,以青石刻造的十二生肖雕像,按照十二天干的方位排列,我是先注視到可愛的兔子,再觀察它周圍的動物雕像都不一樣,才依序走了一圈,把每隻動物都拍下照片。為了調整出好角度,我不斷變化姿勢,吸引了身邊一個年約三四歲的男孩盯著我瞧,他比著他認識的動物,我點頭稱是,跟著男孩後面的老人看見我們的互動,也靠過來,他聽我講普通話,問我從哪裡來,我回說台灣,他有幾分驚訝的用不甚流利的普通話告訴我:「台灣人很少會來這參觀的。」我甚疑惑再問一遍:「是嗎?」「真的啦!不信你在這待一天就知道了。」我笑一笑,心想既然很少台灣人來此地,那我就替大家把這兒的勝景風光好好收攬。

終於走完十二生肖,還好時間沒有跟著快速輪轉十二年,時間仍舊被我走得極緩極靜,實在是此種中式園林容易教人懷古流連。古代文人無不眷愛築園林而居,當身體寄託其中,任精神貽養出怡然清和之氣,進而凝神遐想,妙悟自然天機。計成《園治》一書裡稱許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我在此地追尋數日略有悟,明明還沒吃早餐,卻有一種喜樂飽足感,一日之始因此元氣飽滿,適意快然不已。

逛完九龍寨城公園一大圈,汗已濕瀝,肚子也真的餓起來,精神上充盈了,我那小小的肚子也得照顧一下。衙前圍道上的餐館甚多,而且幾乎都有供應早餐,道地港式茶餐廳和西式餐廳並立,潮州菜與海南料理火拼,還有泰國、越南、日本、台灣的風味引人登堂入室,眼睛跟著香港商家誇張大塊的招牌搜尋著,便讀出了東九龍目前的住民生態,多元族群共生你濃我濃的混合,像極了這兒最平常的鴛鴦奶茶。

相較台灣早餐的選擇性少,這兒的多元紛陳,剛開始還真叫我難選擇。每日一變,我就陸續品嚐了某家湯頭略鹹的火腿通粉,蛋黃未熟蛋汁滑溜到吐司上的西煎雙蛋,烤得恰到好處的牛油雙包,麵條硬挺挺像未煮爛泡麵的公仔麵……,平均每餐大概港幣二十五元左右,也許東西不是每餐都好吃對味,照理說吃完就該馬上走人,並在心底發誓再也不來,可是我仍喜歡餐後多坐一會,偷聽鄰座客人不同的口音,讀一讀菜單上香港人怪異奇特的命名學,或者抬頭看一會電視,賽馬報導、晨間新聞或美食節目,一點一滴營造出處在繁華香港卻悠閒的早晨時光。

細嚼慢嚥的早餐後,再走路去搭乘地鐵到香港城裡各地遊玩、訪友。一進地鐵站,眼看身邊的人行色匆忙,如浪推湧,我還是不受影響,像隻蝸牛慢慢走,想慢慢觀看著更多我所不知道,或過去不曾想像過的香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