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行腳 |2017.06.07 語音朗讀 1143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平等院 圖/陳碧雲 鳳凰堂 圖/陳碧雲 東寺納經所佛像 圖/陳碧雲 講堂 圖/陳碧雲金堂 圖/陳碧雲五重塔 圖/陳碧雲 【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 平等院位於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沿著宇治川邊興建,是日本早期木構建築,據信是古代日本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極致具體實現。 興建於西元1053年的平等院,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藤原賴通改建其父別院,規模相當今日1/2宇治面積的平等院,乃為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彌陀堂,水池之東則建構象徵今世的拜殿,打造「淨土庭園」之喻的代表建築,其規格更為後來日式庭園的參考指標。 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面對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彌陀如來與52尊雲中供養菩薩像得名的阿彌陀堂,後因阿彌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飛的禽鳥,在中堂脊沿更有兩隻尊貴象徵的金銅鳳凰像,遂在江戶時期更名為鳳凰堂。 【鳳凰堂】 鳳凰堂可說是集繪畫、建築、工藝與雕刻等藝術國寶於一堂之作,在「木造天蓋、雲中菩薩供奉像、鳳凰金銅像、梵鐘與壁畫」等稀有國寶級文物與平等院自身的歷史價值條件下,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現今流通的10日圓硬幣與10000日圓紙鈔背後,更可見鳳凰堂圖案,代表著此處對大和民族的重要意涵。 【世界文化遺產/東寺】 創建於794年的東寺位於京都市南區九條町,又名教王護國寺,為東寺真言宗的總本山,山號八幡山、本尊藥師如來。是遷都平安京後所興建的國立寺院、唯一平安京所遺留的建設,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金堂】 靜肅宏大的正殿「金堂」,被指定為國寶,為日本桃山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創建的金堂於1486年燒毀,現存的殿宇是豐臣秀賴於1603年完全依照創建時的格式重建。金堂內以正尊「藥師如來坐像」為中心,右有「日光菩薩」,左有「月光菩薩」,正尊台座立著「十二神將像」,全被列為重要文化遺產。 【講堂】 講堂是純日式建築,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由空海於835年完成,但於1486年燒毀,現存講堂是1491年重建。須彌壇上中央的如來部配置以大日如來佛為中心的五智如來,右邊的菩薩部配置以金剛波羅密多菩薩為中心的五菩薩,左邊的明王部配置以不動明王為中心的五大明王,四角配置持國天、多聞天、增長天及廣目天四大天王,兩側有梵天及帝釋天,共計21尊佛像。如此配置呈現出弘法大師對於密教的理想——立體曼陀羅。21尊佛像裡有15尊是國寶,5尊為重要文化遺產。 【五重塔】 五重塔是東寺的象徵,高約57公尺,是日本現存最高的木造古塔,被指定為國寶。五重塔由弘法大師於826年動工,興建約50年才完工。但屢次遭逢火災燒毀,又屢次重建,現存五重塔是由德川家光於1644年捐贈重建。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京都行腳 【世界文化遺產/仁和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悠遊全球書香全球悠遊書香悠遊全球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