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美梨
一九七五年阿公重病住院數周,媽媽幾乎每天去探望,不是帶著一盅熱騰騰的豬肝肉散湯,就是老蔘燉雞湯……
不管她是如何的變換菜色,阿公都沒有胃口,總是揮揮手要她盡快回去幫他顧好他的小人兒們。
他的小人兒們就是我們。
有一天,瘦弱的阿公竟然開口說話了:好想喝一碗田螺湯啊!
媽媽喜出望外,終於等到這個可憐的老人想吃東西了,這下衝回家就去找田螺。
媽媽平常是不吃田螺的,只因為外婆常說:「一個田螺九十九個子」,總覺得吃了一個田螺,她的九十九個孩子就沒了,實在於心不忍。
這回為了阿公,她也不去多想了,特地跋山涉水的到四分子山上去找田螺,聽說那邊的山泉水特別清澈甘甜,養出來的田螺應該格外美味才是。
這下果然撿拾了一大簍,先養在清水裡讓牠們吐沙,之後用少許的油加蒜末炒香田螺,注入清水煮滾,最後再撒入一大把的紫蘇葉。
熱呼呼的紫蘇田螺湯,鮮甜味美,讓這位有如風中殘燭的老人,在生命之光忽閃忽滅,一個人踽踽獨行的最後那一小段路上,勾起了什麼樣的人生回憶呢?
聽著妹妹給我轉述這個故事的同時,我都覺得這熱湯好像也同步咕嘟咕嘟地流淌過我乾澀的喉嚨,紫蘇、蒜末炒田螺的芳香四溢,直往鼻子腦門上衝,一肚子喝得熱呼呼的,靈魂也被熨燙得服服貼貼的,實在太神奇了!
阿公嘗到這魂縈夢繫的滋味時,該是如何的心滿意足啊!
我記下這個故事,重點不在於想敘說這古早客家風味的紫蘇田螺湯的做法,也不是想去描述這湯到底有多美味。
我真正想說的是:天哪!為什麼我媽可以這麼孝順啊?而且媽媽有做到對阿公的承諾,阿公的七個小人兒們被照顧得好好的,其中的一個小人兒後來住到了德國,每年春天總會在自家的花園裡種下一小圃的紫蘇。
她喜歡在夏天傍晚撫摸紫蘇的美麗葉子,讓紫蘇迷人的香氣在傍晚的空氣中流動,這總會讓她覺得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媽媽其實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