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聊天室 有世界觀之前,先讓孩子 有台灣觀吧!

文/第五德嘉 |2017.06.01
3115觀看次
字級

文/第五德嘉

社會上常有許多賢達人士指責台灣人沒有世界觀,許多爸媽也急著想讓孩子能擁有「世界觀」、能「國際化」,而其中隱藏的需求,是希望孩子將來有跨國就業力、能「賺大錢」。

但其實,孩子在理解世界歷史、地理之前,首先必須理解自己的原鄉、認同自己的Motherland,接著才是鄰近國家、左右世界局勢的重要強權,最後則是散布在地球上冷僻而特殊的奇異國度。

目前台灣有些孩子,連各縣市所在位置都不是很清楚,不僅對於濁水溪、淡水河流經哪些縣市概念模糊,更不明白為什麼「北港」在南部,而「南港」在北部?或是「竹南」有個「竹」字,卻不在新竹?

小壯遊與親體驗

這些應屬於常識的台灣地理,孩子可能只在課本上看過,自然不能掌握清楚,所以,不妨從小就帶著孩子以小型環島的方式快樂出遊,一來讓孩子養成親近大自然、遠離3C的好習慣,二來可在行程中認識各地城鎮與鄉土民情。同時要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規畫,例如火車就搭每站都停的區間車,或是各式客運,因為親身體驗過,必然印象深刻。

如此,與新聞媒體朗朗上口的名詞學習串連,孩子自然清楚各個相臨縣市,課本上的地名也不再遙遠,對於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等地的理解,就像轉身去廚房一樣簡單,就算閉上眼睛也能在腦中建構出台灣全島的地圖。

台灣觀的力量

台大電機系的葉丙成教授曾提出「比國際觀更嚴重的問題」,他認為,「國際化」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應該是「掌握最新資訊與趨勢的能力」。例如,在環島的途中,孩子會發現哪裡生氣勃勃、哪裡死氣沉沉,又或者為什麼中壢人、北港人、大甲人比較團結?透過觀察與思考,將來才懂得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立足,找到生涯發展的舞台。

就像台灣有很多創業家,在島上的偏鄉,利用便宜土地與山明水秀建立新興養殖業與觀光天堂;或進而在其他國度,用看起來平凡無奇的產業賺到豐厚的財富,例如號稱「歐洲回收王」的活塑集團企業執行長洪慶齡,就善用被《華爾街日報》誇獎為「全球回收天才」的台灣經驗,在羅馬尼亞建立起歐盟最強大的回收產業鏈。

巴基斯坦與巴勒斯坦?

亞美尼亞在哪裡?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有什麼差別?斯洛伐克與斯洛維尼亞又有什麼不同?這可能只是地理與歷史愛好者才會認真追索的興趣。但要台灣的孩子具備國際觀之前,必須先建立開闊的台灣觀,讓他們認識鄉里間淳樸的民風,了解城市從沒落到崛起的軌跡,看見各個地方為生活拚搏的不同臉孔。

總之,建議爸媽要讓孩子從小多所參訪、開闊心胸,讓他們在輕鬆的旅行中,同時建立台灣觀與國際觀,在學習和生活上開闊他們的眼界,這樣長大之後,無論做選擇、做判斷,才能有最優化的決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