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駐站作家》愛與沙

文/周芬伶 圖/梁銘毅 |2007.05.07
382觀看次
字級



親愛的朋友,不管你做什麼,我都在你身旁,因為你是愛的藝術家,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愛,你彰顯愛並賦予愛榮耀,世俗的名利跟它相比不過是一粒沙。


你打開電腦,從「我的最愛」中點入G的教學網站,今天的講題是「放下我執—酖學佛的第一步」,幾年來不知聽過多少回,心情還是一樣激動,G透過網路看來神釆奕奕,聲音宏亮且富於磁性,他已結合佛學與社會學,融匯而成自己的一套佛法,已然有大師的氣勢,中間他自嘲:「雖然今天只有兩個人,但真正的大師面對石頭也可說法嘛。」那兩個學生都笑了,如果他知道這幾年你一直透過網路從美國聽他在台灣說法,會不會嚇一跳呢?網路無遠弗界,就像佛法,只要有心,無遠弗至。

G在研究所時代與你差點成為一對,你們相同的地方太多,富於理想性與宗教性,能夠感知人間的痛苦,滿心想追求超脫之路。你的痛苦最早來自破碎的家庭,父母三天兩頭打架,打到重傷送急救,後來兩個人都不回來了,小學三四年級你就要打點弟妹的生活,還拿棍子管教他們,儼然小媽媽。華麗的花園別墅,床舖零亂,堆滿骯髒衣物,電燈故障,馬桶不能沖水,地板、窗簾都很髒,冰箱裡充滿壞掉的食物,三餐亂吃,你們一個比一個瘦,長期營養不良的結果,不美滿家庭的不幸訴說不盡。表面上是富家千金,你中學就打工賺錢,在夜市賣絨布娃娃,陶瓷玩偶,內衣褲…,有時在父母肢體衝突中你還得勸架,常常因而受傷,父母輪流對你控訴對方的不是,要你選邊站,這更加令你痛苦。

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女不女,你的世界被毀壞,並發出腐朽氣息,只有拚命往外逃,你的初戀情人後來成為神父,你們之間有許多屬靈的深刻對談,卻沒有任何俗世的牽扯,他依然是談得來的好朋友。然後你與H同居,並養了一隻貴賓狗作為子女,你不相信婚姻,也不要生兒育女,然H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對你除去愛情,更多的是憐惜與包容,許多次你無緣無故離家出走,他像找流浪狗一樣把你找回來,用愛呼喚你叫醒你,同居六七年終於結婚,兩人赴美留學,有了孩子之後,你更常逃家,你發覺不會當母親、不想當母親,H代替你當母親,還兼當你的父母親,奇怪他的愛心似乎用不盡,還包容你的精神外遇。

遇見G時他已有女友,但他超卓的靈性深深吸你,他能三言兩就點破你的迷障,並指引你關懷更多痛苦的人,一直到發現你對他懷有不當有的情愫,你躲了起來,逃回自己的家,這一躲就七八年,以前你藉逃家,逃避家庭帶給你的創傷,現在你隔絕一切外在的誘惑,家卻成為你的避難所。

這幾年來你投入工作,參與教養子女的教育,H包辦大多數的家事,包括照顧子女和你。你們所住的城市,在大河之畔,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種族文化多元,在這裡生活自在而舒服,你的同事與朋友都很喜歡你,把你當作傾訴與商量最好的對象,丈夫體貼成就日高,一雙子女也聰明乖巧,他們都呵護你,你還擁有一間套房,以防隨時逃跑,至今還沒去住,這次你是鐵了心完成家庭責任。你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上天對你如此厚愛,令你覺得心中有愧,真怕一時用光所有幸福,在你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在呼喚你,到苦難的人群中去,燃燒自己,為他們做點什麼,「再等五年,等孩子都上大學,我就要去呼應心中那個聲音。」

那個聲音底是什麼,你並不知道,只有在孩子與丈夫都上床的深夜,你在網海中尋覓兩個名字,一個是G,一個是我。

我們之間如何定義為人世間最純潔、甜美的友誼,還有對文學藝術的熱愛,我們師承同一文學老師,一同寫作,一起搞劇場,一樣的努力,你卻完全沒有回報,太多的挫折,令你想放棄。我是另一個想讓你逃家的人,為了我,你一年回台灣好幾次,我們可以一起做好多事,寫劇本、談文學、比賽寫小說,或作無止盡的囈語,說什麼並不重要,而是打開自己的心,讓夢想飛翔,創傷得到撫平,我們是鏡中的兩個我。記得你從美西飛到美東看我,我們搭校園公車不知幾個循環,捨不得下車,因為我們的話還沒談完啊!

我的寫作路途不算平順,但我的運氣比你好太多,每個人的福分不同,你在家庭,我在文學。但我的婚姻一塌糊塗,六親皆無緣,如果命運能交換該有多好,我把你該寫的文章寫完了,你把我該有的家庭幸福享盡了。如果能夠偶爾你變成我,我變成你,該有多好。

人生沒有完美的宇宙,殘缺、不得皆是一定。

消失前的最後一次回國,你帶回一部小說,說想參加文學獎,我給你許多修改意見,讓你喪失信心,然後你就躲起來了。

這次回國,己隔七八年,我以為我們的友誼已成過去,然而你再度出現主要是來見G和我,見到我時,你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塊像毯子一般大小的拚布,上面密密縫著我出過的書封面,做成豆腐大小的圖案,算算有二十來個,原來這幾年來你一直透過網路知道我的一切,也讀了我的書,你用多少的心思收集那些封面,又用多少的夜晚,完成那一針一線,怪不得你的朋友讚歎:「好偉大的藝術作品!」我抱著你說:「不要惹我哭,我有乾躁症,沒有淚液!」而你的眼淚汩汩流,最後逃至化妝間。

我不值得你這麼做,那些書啊獎啊,不過是虛妄的產物。我們早過了只為自己活的年歲,也不該只為親人活,最重要的是尋找意義,以及利益他人。

愛,讓人一生追求無盡,愛無有邊界‧無遠弗至,而你是愛的藝術家。

我們從不同的路徑,找到相同的答案,你說要與G為藏人、孤苦的人拍紀錄片,「再給我幾年,這次我一定做到。」

親愛的朋友,不管你做什麼,我都在你身旁,因為你是愛的藝術家,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愛,你彰顯愛並賦予愛榮耀,世俗的名利跟它相比不過是一粒沙。

作家簡介: 周芬伶,民國四十四年生,台灣屏東人,政大中文系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臺灣日報編輯,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跨足多種藝術創作形式,散文集有《絕美》、《熱夜》、《戀物人語》、《周芬伶精選集》等;小說有《妹妹向左轉》、《世界是薔薇的》、《影子情人》、《粉紅樓窗》等;少年小說《藍裙子上的星星》、《小華麗在華麗小鎮》等,曾被改拍為電視連續劇;散文集《花房之歌》榮獲中山文藝獎,作品被選入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及多種文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