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在「阿拉伯─伊斯蘭─美國高峰會」發表演說前,接受沙國國王贈勳時,因為屈膝、俯身、低頭,讓個子較矮的沙爾曼為他掛上勳章,而遭到西方媒體的訕笑。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二○一二年訪問沙國,會見當時的國王阿布杜拉時。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的歐巴馬一度彎腰,與阿布杜拉國王握手。外界普遍認為歐巴馬此舉過度恭敬,矮化自己,川普當時也嘲笑歐巴馬對沙國國王「鞠躬」。
身高一百八十八公分的川普這次會見沙爾曼時,因為兩人身高差異,似乎是行了更為謙卑的「屈膝禮」。英國《獨立報》以「川普嘲笑歐巴馬鞠躬後,顯然對沙國國王行屈膝禮」為標題,譏訕川普百步笑五十步。
《華盛頓時報》於社論中寫道:「俯身向伊斯蘭致敬之際,美國總統是在自我貶抑美國的力量與獨立,這種傳統上代表服從的行為,僅適合國王的子民,不是身分相等者。」
西方媒體為什麼對於美國總統的肢體語言如此的敏感?這個令人感到困惑的問題,可以追溯到基督教和伊斯蘭國家歷史上的長期對立。
在公元一千年之前,信仰基督教的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和同一時期的非洲並沒有太大差異。公元第七世紀,回教國家崛起,占領了耶路撒冷。到了十一世紀,十字軍東征,前後八次(一○九六至一二九一)長達兩年,將希臘文明帶回到基督教世界,兩者互相結合,導致後來十四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發生之後,現代科學開始萌芽。西班牙和荷蘭人為首開始向外探索,進入大航海時代。十七世紀啟蒙運動發生後,歐洲科學快速發展,促進其產業勃興,歐洲國家開始對外殖民。
十八世界發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法、英、美等西方國家紛紛採取殖民帝國主義的策略,向外擴張,尋找市場;德、義、日等國也起而效法,到處掠奪資源,廣納殖民地。
歐洲把自身想像成為世界的中心,而在歐洲之外,則存在著主要是穆斯林的異教徒敵人,或是遊蕩著野蠻人的無主「空地」,例如美洲大陸。
當時在歐洲之外,並未建立起現代主權意義下的國家,因此在幾個世紀中,歐洲建立起殖民帝國,歐洲以外的政治實體便被排除在國際體系與歐洲公法之外。因為非歐洲地域是「非文明的」,因此只能是殖民地、被保護屬地以及被統治支配的客體。
今天世界上幾個大文明之間的衝突,說明世界歷史已經發展到徹底翻轉的時代。在競選總統期間,川普宣稱「穆斯林仇恨我們」,並主張禁止所有穆斯林入境美國。在這次演說中,川普宣稱反恐是一場「正邪大戰」,認為這是「所有宗教正派人士」都應共同參與的一場戰爭。
選戰期間,川普抨擊他的前任歐巴馬,不願使用「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radical islamic terrorism)的字眼。在這次演說中,川普則使用「伊斯蘭教徒極端主義」(Islamist extremism)一詞。他應當是相信:這樣的用法不致於抹黑整個伊斯蘭宗教。川普擺出這樣的姿態,顯然是想利用伊斯蘭教派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拉一派,打一派」。
黃光國(台北市/台大心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