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不知是否更年期到了,還是食安問題讓她太神經質,原本簡單的生活變複雜了。例如,青菜一定要在哪幾攤買,豬肉得要騎車到另一個市場,雞肉又要到朋友介紹的店家;有時買了覺得不新鮮,擔心吃了不知會不會有問題;有時也會為了價錢太貴而怏怏不樂;只要買個吃的就得打聽細底,或問問朋友的意見。如此每天光準備三餐就需要來回跑好幾個地方,花費好多精神。
我勸她,如果本身有時間,注重食安問題,貨比三家地精挑細選,自己又樂在其中,那有何不可?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樂就好。她回說:「就是不快樂呀!每次都把自己搞得好累,可是看媒體報導,黑心商人幾乎無處不在,沒這樣仔細選購,又會擔心家人吃得不安全。都怪這些沒良心的商人,搞得大家幾無寧日。」
隨遇而安的我,把社會上的食安問題當成個案,平常就在附近超市購買當天所需,省時省力又方便;其次是不偏吃某種食材,增加食材多元性。我勸好友,食安重要,但心情愉快和多運動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們無法掌握商人的良心,盡力而為的當下,與其擔憂這煩惱那,還不如開心又自在地生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