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前 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 2020年左右 建成覆蓋全球的大型航空系統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青年報》報導,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昨天開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透露,大陸計畫今年下半年,發射六至八顆全球組網衛星,二○一八年前後完成十八顆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二○二○年將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報導稱,北斗系統是大陸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二○○○年底,大陸建成北斗1號系統,提供中國大陸服務;二○一二年年底,建成北斗2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目前大陸已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3號系統,開始全球組網,計畫在二○二○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
冉承其指出,北斗3號系統在北斗2號系統基礎上,增加了性能更優、與其他系統信號相容交互操作程度更高、使用者體驗更優的服務信號,實現了更高精度的星載原子鐘和星間鏈路技術,高精度時空資訊服務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為加快構建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提供強勁動力。
大陸目前已形成由晶片模塊、應用終端、運行服務構成的較為完整的北斗產業鏈,構建形成了北斗產業保障、應用推進和創新三大體系。目前用北斗技術的終端已超過三千萬台,應用北斗作為手機晶片的手機銷量超過二千萬部。
小檔案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大陸獨立自主建設的一個衛星導航系統,由兩個獨立的部分,一個是2000年開始運作的區域實驗系統,另一個是正在建設中的全球導航系統。
第二代北斗系統,官方名稱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被稱為北斗2號。北斗2號建成後,將是一個包含35顆衛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和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為聯合國認定全球衛星導航系統4大核心供應商。
2015年中期,大陸開始建設第三代北斗系統(北斗3號)。第一顆三代衛星於2015年9月30日發射升空。2016年底發射五顆第三代在軌驗證衛星。按照計畫,將在2018年覆蓋「一帶一路」國家,2020年完成提供全球定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