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代腸胃健康調查發現,30歲世代易便祕,40歲世代容易胃潰瘍,50歲世代大腸瘜肉最棘手。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乳酸菌協會今日公布「世代腸胃健康調查」,發現各年齡層各受不同腸胃問題困擾:20歲世代苦於功能性消化不良問題。30歲世代易便祕,40歲世代容易胃潰瘍,50歲世代大腸瘜肉最棘手。此外,20、30、40、50歲世代當中,腸道老化超過20年的人數比例依序為22.68%、24.92%、25.32%與16%,顯現國人腸胃問題嚴重。
台灣乳酸菌協會為了解台灣各世代的腸胃問題,與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醫師吳文傑合作,針對全台1068位民眾進行調查。根據這項調查,20至50歲世代中,高達6至8成外食、4到6成飲食重口味、4到7成會熬夜。
吳文傑指出,飲食、睡眠、工時過長都可能影響腸胃菌相分布,高壓會使腸胃中的菌相失衡,好菌屏障功能減弱,增加不良物質與發炎機率。此外,上述調查也發現,超過8成的受訪者每日全榖根莖類與蔬果攝取量未達標準,也是腸胃保健的隱憂。
吳文傑建議,日常生活中須注意均衡飲食與烹調方式,可增加膳食纖維比例,讓好菌在體內保有活力,作息正常、重視菌相保健才能與腸胃問題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