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發鳳凰立方衛星團隊,本月17日由國際太空站把衛筐布放至400公里高度之軌道,成功於地面站完成通聯。圖/成大提供
【本報台南訊】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與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團隊,參與歐盟主辦之QB50計畫,自主發展2公斤等級之鳳凰立方衛星,4月18日藉由聯合發射聯盟擎天神5號,將火箭發射運送至國際太空站,本月17日由國際太空站把衛筐布放至400公里高度之軌道,成功於地面站完成通聯。
成大表示,鳳凰立方衛星是成大繼2015年10月成功發射自主開發1000公斤級推力的「成大Ⅲ型混合火箭」,完成太空技術與科學酬載實驗與測試任務後,另一項航太科技的重大創舉,也為台灣航太技術發展締造新的里程碑。
成大表示,QB50計畫主要擬於全球布放近50枚立方衛星,以進行中低變溫層研究,由比利時之馮卡門學院流體力學研究所主導,來自5大洲、16個不同國家之近5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參與此一跨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