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欣賞 生態攝影的樂趣 文與圖╱吳建衛 |2017.05.21 語音朗讀 33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盾蝸牛:富陽自然公園圖╱吳建衛 班卡拉蝸牛:台東森林公園圖╱吳建衛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富陽自然公園圖╱吳建衛 攀木蜥蜴:台北植物園 圖╱吳建衛咖啡透翅天蛾:福州山公園 圖╱吳建衛無尾鳳蝶:烏來瀑布 圖╱吳建衛毛地黃:太平山 圖╱吳建衛鐘萼木:金字碑古道 圖╱吳建衛小毛氈苔:陽明山小油坑 圖╱吳建衛綬草:台北植物園 圖╱吳建衛吳建衛 台灣雲林縣人,曾任國小教師、報社記者、出版社編輯,目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擔任保育志工,喜歡大自然,對生態觀察相當有興趣,喜歡攝影,捕捉自然世界中美好的瞬間,相信人間有大美,隨喜能自在。 圖╱吳建衛 文╱吳建衛 我並不是攝影師,但喜歡拍照,每天都隨身帶著相機,尤其喜歡大自然的一切,是蟲魚鳥獸的愛好者,遇見一隻蟲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以樂不可支的拍上半天,我的想法很簡單,這次遇見這隻蟲,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相逢,於是願意花時間觀察、記錄,把牠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偶爾還會觀察蝸牛和青蛙,這些動物或植物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有一天清晨雨後在台東森林公園散步,遇見一隻班卡拉蝸牛,正在穿越步道,步道上除了行人還有自行車,實在相當危險,我把牠移到步道旁的草地上,仔細的觀察、拍攝,後來才知道牠是台灣特有種,經常棲息樹林內或草叢間的樹幹上,屬於樹棲性的蝸牛,相當罕見。 而在台北富陽自然公園遇見渡邊氏長吻白蠟蟬,更是一次特別的經驗,原本只在水生池拍攝蜻蜓,後來沿著階梯往上爬,發現一棵烏臼樹旁有人駐足,我順著他的目光望上看,發現頭部延伸成為長棒狀,頂端有黃色球狀,像極了小丑的長鼻,非常討喜,尤其動作緩慢,會跟人玩捉迷藏,第一次遇見我就愛上牠了,每年五月底到八月底之間,我都會特別注意烏臼樹上,希望能與牠再度重逢。渡邊氏長吻白蠟蟬曾經是保育類昆蟲,大安森林公園、象山步道、五股水碓公園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另外,台灣盾蝸牛雖然不是台灣特有種,卻也是比較少見的蝸牛,殼近扁圓錐形,屬於扁平的蝸牛,尤其外殼上還有殼毛,相當奇特,唯一見到的一次也是在富陽自然公園的水溝旁,經常棲息於落葉堆裡或矮灌叢植物的葉面,不容易看見。 偶爾我也拍攝花卉,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會盛開,對於經常看到的花比較沒有興致,倒是喜歡比較少見、瀕臨絕種或是台灣特有種的植物,太平山區的毛地黃、清明節才開花的綬草等等,因為難得,所以也會留下它們的倩影;出現在懸崖上的艷紅鹿子百合,是最美的東亞百合,也有「峭壁的精靈」、「天使的翅膀」等美稱,屬於嚴重瀕臨滅種的植物,幾乎都生長在崖壁邊,花型奇特的向下垂掛,非常有個性,一般只能遠觀不能近賞,石碇、平溪、深坑附近的荒山野嶺,有零星的野生種,平溪嶺腳滴水觀音巖有復育的艷紅鹿子百合,據廟方人員表示,每年八、九月開花的季節,經常有遊客隨意攀折,造成不少困擾,好花宜賞不宜採,但總是會有自私的人,讓人錯愕。 平溪、猴硐地區的鐘萼木,自冰河時期即不曾變種,因此有活化石之稱,也是我每年要關注的植物,屬於稀有的保育類植物,尤其只在北台灣的山區才看得到,以猴硐、三貂嶺、陽明山、基隆河兩側河谷最多,金瓜石神社旁也有一大片。鐘萼花成串淡淡粉粉隱在樹間,有一種神秘的美,但它開花總是高高在上,得用望遠鏡觀看,有一次我幸運的在金字碑古道拍到它的落花,簡直讓人驚艷。 欣賞奇花異卉,讓人心情舒暢,觀賞蟲魚鳥獸,也讓人大開眼界,感受到造物者的神奇,只要走向山林,許許多多的人間驚奇等著我們去發掘,生態攝影不需是專家,有一顆好奇心,能耐心等待,就能發現大自然的美好。 作者簡介 吳建衛 台灣雲林縣人,曾任國小教師、報社記者、出版社編輯,目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擔任保育志工,喜歡大自然,對生態觀察相當有興趣,喜歡攝影,捕捉自然世界中美好的瞬間,相信人間有大美,隨喜能自在。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